正文 外婆是我生命裏最珍貴的寶(1 / 2)

——新版《夕陽紅》主持人丁曦和外婆的故事

名人情懷

作者:嘉寶

半年前,央視《夕陽紅》這個做了18年的老牌節目改版了,不僅從一套綜合頻道搬到了十套科教頻道,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連主持人也換成了“80後”女孩兒丁曦。喜歡以前沈力、張悅、黃薇老師那種觀眾的同齡人、夥伴和朋友的形象,丁曦營造的觀眾“女兒輩”、“孫女輩”形象會不會深入人心?

觀眾的反響給予了我們答案。新版夕陽紅已經播出了160多期,觀眾不僅好評如潮,更非常認可和喜歡這位充滿愛心的新版主持人。為什麼年輕的丁曦能對這個老年類的節目把握得遊刃有餘?為什麼她能那麼快地和老人交上朋友?

當我們走近丁曦的生活才發現,她和外婆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外婆已融入我生命”,外婆伴隨著她一路成長,那濃濃的祖孫情令人感動……

愛是付出,外婆的愛像溫暖的火光照耀著丁曦的成長路

外婆名叫吳淑蘭,出生書香門第,父母都畢業於清華大學。外婆退休前是銀行的高級經濟師,退休之後,她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照顧丁曦身上。說丁曦是在外婆的眼皮子底下長大的一點都不為過。從生下來起,丁曦就注定和外婆是一對親密的組合。連丁曦的名字都是外婆給取的。外婆特別喜歡看《茜茜公主》這個電影,所以希望自己的外孫女也像茜茜公主一樣善良美麗,可是,外婆又覺得茜茜公主的結局不太好。丁曦出生那一刻,一直陰雨連綿半個月的天突然放晴,一縷陽光灑進產房。於是,“茜茜”就成了“曦曦”。

丁曦說,外婆還是她的救命恩人。原來丁曦剛滿月的時候,患上了重感冒,鼻子不通,呼吸都很困難,小臉被憋得通紅。正當一家人著急得束手無策的時候,外婆毫不猶豫地俯下身子,用嘴去吸卡在丁曦鼻子裏的濃稠分泌物。終於,鼻子通了,外婆也笑了。

三歲的時候,丁曦遭遇了一次意外的燙傷,胸前形成了一大塊猶如中國地圖似的創麵,那時正值三伏天,要保持涼爽,可又不能長時間地吹電風扇。為避免丁曦傷口感染,外婆除了睡覺吃飯外,那把團扇就沒有離開手過。傷養了一個月,外婆也整整為丁曦扇了一個月的扇子。在外婆的悉心嗬護下,丁曦的傷口愈合得非常好,沒有留下任何疤痕。

11歲那年,丁曦從老家安徽去上海,師從上海音樂學院鋼琴係主任吳迎教授專業學習鋼琴。因為年紀太小,又是第一次離家,父母都在工作,外婆毅然承擔起了陪讀的重任。當時學校在郊外,租住的又是一間十幾平米的陋室,丁曦就很不解地問外婆,“我們家的房子那麼大,那麼舒適,咱們在這裏多苦啊!”外婆卻不以為然,反而很風趣地說:“比當年跑鬼子反強多了。”丁曦回憶說,當時外婆在上海陪讀的時候,腸息肉已經非常嚴重了,每天都會便血,但是卻瞞著她和媽媽。直到那一年學期終了,丁曦放學回家,發現陪讀的換成了媽媽,才知道外婆住進醫院動了手術。小小的她不知道怎麼才能報答外婆,就拿著當時拿到的2000元獎學金,全部給外婆買了營養品。

2002年,丁曦報考中國傳媒大學。那一年,考生特別多,報名處黑壓壓地擠滿了人。丁曦手拿著報名表,苦於找不到地方填寫。“別說找桌椅了,人多得連站都站不住。”正在為難間,外婆突然彎下腰,示意讓丁曦在她的背上填寫報名表。“那一刻我感動得想哭。”在外婆瘦弱的背上,丁曦顫抖的手寫下了她人生旅途中第一份正規的履曆表。

丁曦說,沒有外婆,就沒有今天的她。小時候學芭蕾很苦,她不想跳,可每一次都是外婆鼓勵她不放棄,要堅持;每天放學,外婆和她分別坐在小桌子的兩邊,她向外婆“報聽背”,不會的絕不能過關,所以從小到大,她的功課都是優等。考傳媒大學得了高分,也是得益於外婆和媽媽的建議——她跳了一段《白毛女》的芭蕾舞片段。新中國解放前夕,外婆就在歌劇舞台上扮演過喜兒,沒想到多年之後,丁曦也扮演了同樣的角色。

愛是回報,丁曦用愛報答愛

大學畢業後,丁曦去中央電視台做了主持人。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外婆接到身邊,讓老人家幸福地安度晚年。

如今丁曦長大成人,80歲的外婆不再為外孫女的生活操心了,卻又開始為她的工作操著心。不久前,丁曦要去主持一個創意大賽的節目,早晨5點就要出發。丁曦怕遲到影響工作,就在家裏上了3個鬧鍾。沒想到,連續三天,不是鬧鍾叫醒了她,而是外婆準備好了早飯叫醒了她。後來丁曦才知道,外婆怕她上班遲到,瞞著她們,夜裏幹脆不睡覺了,邊看書邊等著早上叫醒丁曦,才放心地去睡覺。

“我很幸運地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大家庭,”丁曦感恩地讚歎,“我的父母都是孝子孝女,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學會了反哺給長輩,現在該是我釋放愛回報愛的時候了。”丁曦認為,孝順二字,講究“順”,她也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讓外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