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眾不同的丹麥式“放羊”教育(1 / 2)

海外之窗

作者:任智群

任智群1991年來到丹麥,在丹麥哥本哈根從事了十多年的漢語教育,現在是丹麥私立學校的中文教師。在丹麥生活的十幾年時間中,她感受到了很多當地與中國不同的生活方式,丹麥人獨特的教育方式更是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底丹麥人的教育方法有何不同。我們一起跟著她來探訪一下吧。自由放養,給孩子們鍛煉的空間

我家周圍大多數的丹麥鄰居都有孩子,小的幾個月,大的也不過七八歲。每到晴天,這些孩子就像小雞出籠,三三兩兩來到院子裏玩耍。男孩開摩托、推鏟車,女孩騎單車。還有的男孩坐在地上玩石子,女孩蹲在地上畫房子。那些看孩子的大人們則在一邊聊天、散步。更有年輕的夫妻一邊眼瞅著孩子,一邊情話喁喁,有時還會忍不住動情接吻。

大膽放手,練就孩子姒健體魄

不少丹麥人不習慣抱孩子,他們的態度是能走就讓他們走,能爬就讓他們爬。實在既不能走也不能爬的,就讓他們坐在推車裏。如果迫不得已要推嬰兒車出門,也是用一個胸兜掛在大人身上。小人兒背朝大人,既可以睜開眼睛看世界,又可以手舞足蹈,甚至毫無障礙地“拳打腳踢”。

丹麥孩子從一出生就在外麵經曆“風吹雨打”。帶罩的嬰兒車可以一連幾個小時放在外麵,在新鮮的空氣裏嬰兒也可以甜甜酣睡。做父母的既不擔心他們咳嗽,也不擔心他們發燒。即使孩子生病了,醫生一般也不開藥,隻會建議孩子多喝水,並開窗通風降溫。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丹麥人,有一些連大雪天都要開門或開窗睡覺。

自己吃飯,賞罰分明小偏袒

丹麥人帶孩子沒有“喂飯”一說,才幾個月的小孩就巳坐在桌邊特製的木椅裏。給他們一隻塑料碗、一把勺,就能自己吃飯。雖然是“進嘴”的少,漏出來的多,那也不要緊。大人會給孩子係上小圍兜,圍兜下方有一個槽,從手上掉下來的食物不偏不倚都落到這個小槽裏。他們喝水喝奶更老練,隻要給一隻奶瓶,無論坐著、躺著都能兩隻小手捧著喝。吃飽喝足了,給他們一個人造奶嘴含在嘴裏,便沒有工夫去哭鬧了。即使哭鬧,做父母的也不會滿足他們的無理要求。

丹麥許多父母都喜歡帶孩子逛超市。超市的購物車上有活動嬰兒座椅,能走的孩子則可以推超市提供的小推車。在托兒所、幼兒園裏,保育員會用畫的紙鈔教孩子識錢與購物,還會教他們做買賣。因此常可以看到孩子們在超市裏忙不迭地跑來跑去,不停從貨架上拿東西放到小推車裏。拿了大人同意買的東西會得到表揚,如果拿了大人不同意的東西,不管孩子們如何哭鬧,家長都不會依著他們。

動手教育,課外生活更為精彩

接觸大自然,從幼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