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倒是沒想到餘佳惠會在此刻出聲,笑了笑,“看來這位同學似有所悟,說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被陳躍當眾點名,餘佳惠臉色微微一紅,不過還是輕聲道,“咳嗽了,有可能是油煙嗆到了,也有可能是邪寒入體,吃感冒眼未必有效,即便是真的感冒,吃感冒藥也是治標不治本。”
餘佳惠幾句話,讓不少人若有所思。
陳躍笑了笑,不置可否。
“口腔潰瘍,其實是肝火旺盛,最佳的治療方法是解肝火,否則即便潰瘍好了,對身體也沒有好處。”
餘佳惠眼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之前她隻是腦海中靈光一閃,此刻一邊整理思緒,一邊說。
這一次陳躍微微頷首,“繼續。”
“而發燒,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體自身的免疫係統在起作用,所以退燒依然是治標不治本。”
陳躍的繼續兩個字,似乎讓餘佳惠得到力量一般,一口氣將最後一句話說出來。
“好,很好!”
這一次陳躍帶頭鼓掌,不少參加研討會的中醫也是若有所思,跟著鼓掌。
這樣一來,倒是餘佳惠有些不好意思,臉蛋紅的和熟透的蘋果一般!
“佳惠剛剛有一句話,點到了醫道。”說道這裏,陳躍賣了個關子,而台下的眾人已經完全被陳躍勾起了好奇之心,一個個恨不得陳躍繼續。
而餘佳惠看向陳躍的目光更是異彩連連。
她出生於醫藥世家,從小就對中醫之道極為感興趣,但是她從來沒想到,陳躍隨便一句話,就帶給她這麼大的啟發。
“三個例子,依照我之前所說,都能把病治好,可是為什麼不行呢?”陳躍道,“原因就是治標不治本,中醫治病,講究的是溯本尋源,找到病根,對症下藥,由內而外,這是其一。”
“其二,同樣的病,有時候用藥卻不一樣,例如活血化瘀,有人用三七,有人卻用三七花,這是為何?同樣的病,為何有人用藥少,而有人卻需要大劑量?”
台下眾人,基本上都是華夏中醫新生代的天才人物,他們從小接受指導,對於中醫陳躍說的這些自然清楚,但也如陳躍說的那般,他們從未去深究原因。
因為教他們的人就是那樣告訴他們,什麼病,怎麼治,什麼病,用什麼藥,究其原因就是他們都被長輩,或者師傅帶入一個誤區,一個思維上的誤區!
既然都知道如何治病,誰還會去管為什麼?
眼見台下眾人陷入思考中,陳躍突然正色道,“所以真正的醫道,不是你們說的所謂看病的道理,而是變通之道,而是溯本尋源,觸類旁通,一路通而路路通。”
陳躍這最後一句話,被他加入自己的真氣,聲若洪鍾,在眾人耳邊回蕩。
本來就安靜的會議室,此刻更是落針可聞,一個個眼神迷離,顯然都是有所悟。
可以說,陳躍今天說的這些,並不算是一個醫學研究課題,和中醫研討會的內容無關,但是卻是他對於醫道的見解,是他這些年對於醫道的感悟。
這些感悟,如果明了了,在場所有人這輩子都會受益無窮,即便不明白,也是讓他們接觸到了醫道本源!
短暫的安靜後,會議室不少人如夢初醒,一個個幾乎是慌亂的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乘著還沒忘記,連忙做好筆記,要是不小心忘記了,一定有人會後悔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