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商隱 情詩裏的隱痛(1 / 2)

李商隱以《無題》為名的愛情詩,最為人所傳誦,他的無題詩具有“朦朧”的特點,旨意隱秘。這些以無題為名的愛情詩,包括以《無題》為題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為題的“準無題”詩近三十首。這些詩有的有所寄托,但大部分屬於純粹的情詩。如《無題二首》其一:詩中描寫了與其相愛者心心相印而無緣久處的惆悵情懷,同時也表現了詩人屈沉下僚、受製於人的愁悶與不滿。又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詩描寫一對戀人在暮春時節的離別之恨、相思之苦,以及別後細致入微的關懷體貼之情,表現了真摯愛情之珍貴難得和人們對愛情的堅貞不渝,典型地反映了士大夫隱秘的愛情生活和心理。李商隱的“準無題”詩也寫得相當出色。如《錦瑟》此詩貌似詠物,實則詠懷。它隱去了平生所曆具體之事,以錦瑟起興,充分運用了比興、象征、典故等多種手法,將自己滿腔的憂傷、鬱憤之情,形象而又婉曲地表達出來。

然而,最美麗情詩的作者,卻是愛情不成功的人所做。成功的愛情詩要讓愛情比較不成功的人來做,這是也許,正是宿命。

都說人生是賭場失意,情場得意。但李大才子卻是愛情不如意,事業不成功,就算逃禪也隻是口頭禪文字禪,達不到物我兩忘的真如境界,真是情何以堪。

“虛負淩雲萬丈才,一生襟袍未曾開”。他的朋友崔玨這樣寫詩歎惜他。

“中路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他在自己的詩中這樣歎惜自己。

李商隱是薄命才人,飄泊天涯的浪子。同時也是位驚才絕豔的大詩人,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代表著晚唐詩歌的最高成就。《唐詩三百首》中收錄李商隱的詩二十二首,數量僅次於杜甫、王維、李白三人。唐朝詩歌經過盛唐、中唐充分開拓後已難乎為繼。在氣勢衰微的晚唐,李商隱卻橫絕出世,為晚唐這遲暮的美人,再添加上一縷嬌豔。如果說唐詩是牡丹,那麼李商隱就為這末世唐朝開出了最絕豔的一朵。這朵傾國之色開放在大明宮巍峨頹敗的宮牆上,搖曳著末世的風流。他的詩綺麗又典雅、深摯而又蘊藉,工整而又精致,喜歡用象征,隱喻,比興,《無題》諸篇深情綿邈,語意晦澀難明,後人鉤沉索隱,不亦樂乎。

《無題》詩創造出一種深情綿邈、意境含蓄的詩風,是李商隱詩歌的最大特色,曆來號稱隱諱難明,有如珍瓏棋局,引起了許多考證高手或有閑階層的興致。

李商隱的無題詩,《全唐詩》中共收入十六首。另外,還有些詩以篇首或句中二字標題,如《錦瑟》、《碧城》等,應算作無題詩一類。李商隱的無題詩,情意雋永,富象征意味,容易引起聯想,千多年來讓人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是隱秘難言愛情記錄;有人認為它借言情寄托詩人自己的政治懷抱;也有人認為它詩人向權貴陳情幹謁的告白。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自來解無題詩諸詩者,或謂其皆屬寓言,或為其盡賦本事,各有偏見,互持莫決。餘細讀全集,乃知其有寄托者多,直作豔情者少。夾雜不分,令人迷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