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陸遊 被迫休妻的原因(1 / 1)

關於陸遊出妻的原因,九百年來,大體有如下幾種說法,陳鵠說“不當母夫人意,出之”;劉克莊說“二親督教甚嚴,恐其惰於學也,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周密說陸妻“弗獲於其姑”。陸遊晚年的詩作提及唐琬不孕。後人多從陳、周之說,歸咎於陸母,並引據陸遊《惡姑》詩,認為陸母抱孫心切,而陸妻竟不能生子。但陸母是北宋名臣唐介的孫女,且陸遊是陸宰第三子,長兄陸淞比他大十六歲,陸遊的大侄與陸遊年紀相仿,陸母完全不必為陸家無後而擔憂,何況陸遊與前妻才共同生活了二三年。相比較而言,劉克莊的說法較為可信。這件悲劇事情的原因,在於陸遊父母擔心其對兒女之情的眷戀影響對陸遊對“功業”的追求。新婚燕爾的陸遊終日流連於溫柔鄉裏,根本無暇顧及應試功課進仕為官。陸遊的母親唐氏一心盼望兒子金榜題名,光耀門庭。目睹眼下的狀況,她大為不滿,幾次以姑姑和婆婆的身份對唐婉大加訓斥,責令她以丈夫的科舉前途為重,淡薄兒女之情。但陸、唐二人情意纏綿,無以複顧,情況始終未見明顯的改善。陸母因此對兒媳大起反感,認為唐婉實在是陸家的掃帚星,將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陸遊的母親愛子心切,有著強烈的戀子情結,不想自己的愛完全被一個有才有德的女人奪去,於是,嫉妒兒子和兒媳的愛情太甜蜜,受不了小兩口整天卿卿我我的樣子,一個比較有力的證據是,陸母“恐其惰於學也,數譴婦。”(見南宋劉克莊《後村詩話》就是說,陸母看兩個人整天如膠似漆的樣子,就擔心兒子從此沉浸在溫柔鄉裏,為兒女情長而誤了學業大事,所以,有好幾次痛罵這個兒媳婦,並下了棒打鴛鴦、非要拆散他們的決心。

陸遊心中悲如刀絞,素來孝順的他,麵對態度堅決的母親,除了暗自飲泣,別無他法。迫於母命難違,陸遊隻得含淚忍痛休妻。

但是,休書寫了,隻能是輿論上和法律上解除了婚姻關係,但在心裏他又怎麼能舍得這麼好的妻子呢?

陸遊暗中悄悄另築別院安置唐婉。

陸遊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不幸的是,陸遊的母親很快知道了這件秘密,於是再度拆散了他們二人。為了防止陸遊再度約會唐婉,讓他徹底死了這顆心,陸母強逼陸遊娶妻王氏,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陸遊與王氏結婚後,很快生出了孩子。陸遊共有七子二女。《陸遊年譜》中有記述:長子陸子虞淳熙十五年出仕,官至淮西濠州通判;次子陸子龍慶元三年出仕武康尉,官至東陽丞;第三子陸子修嘉泰四年,出仕閩縣;第四子陸子坦嘉泰四年春,出仕臨安;第五子陸子布生於淳熙元年(1174年),第六子陸子聿生於淳熙六年(1178年),他們均在陸遊生前未曾作官;七子陸子約;史載,陸遊有二女,但名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