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大明定國紅塵風雲酷 第四章 鳳輦龍旌稱帝登基(2 / 3)

2、封後妃賜官爵

其時香煙縹緲,朱元璋乘著鑾輦回宮。於是將應天的兵署,暫時改為行宮。定應天府做了帝都,分內外皇城。又著內務府發出國帑,大興土木,建築宮殿。洪武元年的八月,宮殿落成。因為朱元璋初踐大位,萬事都從儉。那宮殿建設隻求雅觀,不事富麗。但雖不見畫棟雕梁,卻也金碧輝煌。這皇宮的正殿,叫作奉天殿,是皇帝臨朝的地方。奉天殿的後麵,是華蓋殿,最後是謹身殿,為皇帝召見大臣的所在。兩邊是一帶的長廊,直達奉天殿,左為文樓,右名武樓。過此便是宮門,正門叫作乾清門,進了乾清門就是坤寧宮,為皇後所居。兩邊分建著六宮,一仁壽、二景福、三仁和、四萬春、五長春、六永壽。六宮之後,左右華屋六楹,列兩殿即涼殿、暖殿,過涼、暖兩殿是玄武殿,殿後是寧安門,出寧安門是禦花園,中建金水橋、太華池、飄香亭、安樂亭、魚亭、香草亭、鹿亭、鶴亭。又奉天殿的門外,也建著兩殿,左麵的叫文華,是將來皇太子禦臨的所在。右邊名武英,是皇帝齋戒的地方。兩旁門兩重左名左順,右名右順。從這裏出去是正門一所,就是午門了。午門外是皇城,又建端門、長安門、承天門、慶瑞門諸門。內外宮殿,凡屋宇一千六百三十八楹。

宮殿造就,由太史官劉伯溫選了個吉期,明太祖朱元璋登奉天殿正式受百官朝賀,又大封功臣。晉徐達魏國公右丞相,李善長輔義侯左丞相,常遇春鄭國公大將軍,鄧愈衛侯左將軍,湯和信侯右將軍,胡大海靖安侯,花雲崇海侯,郭英平涼侯,耿再成東平侯,沐英穎川侯,吳禎、鄭遇春、華雲龍、郭興、呂懷玉、方剛、吳良、俞通海、廖永安,均封將軍晉伯爵。陳野先、張興祖、薛顯、吳複、金朝興、仇成、王弼、葉升等一班降將,都晉為男爵加將軍銜。又封死難的將士,如愈通淵、廖永忠都追贈侯爵。晉劉伯溫為國師太史公安國公。李文忠、耿炳文,也封了爵。又上封四代祖宗,追諡高祖為德祖玄皇帝、高祖妣玄聖太皇後。曾祖為懿祖桓皇帝、曾祖妣懿聖皇太後。祖考為熙裕皇帝、祖妣裕聖皇太後。父朱世珍為仁祖淳孝皇帝,母溫氏聖睿慈太後。封妻馬秀英為皇後,姬櫻桃為寧妃,闍氏為瑜妃,翠娥為惠妃。當時命瑜妃居了萬春宮,惠妃居了仁和宮。

同時朱元璋下旨,令沐英持了金節,備皇後的鳳輦,全副儀衛去迎那馬皇後。令方剛持旌,備皇妃半副儀衛,去迎寧妃。沐英、方剛領了諭旨帶同儀衛,即日出京到滁州來迎皇後和寧妃。不日到了滁州,耿再成、吳良忙出城迎接,後邊跟著地方官,遠遠地跪迎。沐英和方剛進了城,便去晉謁馬皇後和那寧妃,外麵耿再成、吳良及地方官等在那裏照料,還幫著整儀衛,打掃街道,沿路上懸著彩燈,蓋起彩棚,凡鳳輦經過的所在,地上都鋪著黃沙。滁州城中的百姓,聽得迎接皇後這個消息,便家家門前排起香案來,準備跪著送鳳駕。這裏沐英、方剛在滁州兵署請皇後、寧妃各登了鳳輦,擺起全副儀仗,直出東璧門。馬皇後傳諭,把鳳輿和朱幕打起,以便百姓門的瞻覲。一時沿途的歡聲,好似雷鳴般地,真是萬戶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