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錦瑟華年成追憶:李商隱的隱痛(1 / 3)

富於抱負和才華的詩人在追憶悲劇性的一生與情感,他彈撥出一曲人生悲歌。李商隱的詩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徊,在淒迷朦朧中,反映出一個衰頹的時代中正直而又不免於軟弱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心理;既不滿於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環境;既有所追求想象,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

那驚鴻一瞥的絕美相遇,心生無盡愛慕,雖然深知那是一段無果姻緣,卻難抵那柔情似水,此情可待成追憶,愛如同花朵,隻要給予陽光雨露,便一定能紛呈綻放驚豔。於是曆經繁華之後,他冷靜地審視著,愛與情,神奇絢爛如同夜月一簾幽夢,纏綿悱惻恰似春風十裏柔情。放逐荒野的詩人,一身青衫,在風雨中默默咀嚼著身世之傷、不遇之傷、失愛之傷,愛不能直言,情不能明說,隻能隱於綺麗的詩句之間和泛黃的典故背後。蝴蝶夢裏滄海月明,那光陰的錦瑟重又彈起,千年之後,聽來動人心魄。金風玉露,霧柳雲度月,幽葩閑落,深情分付西風,此夜涼意驚夢,悲聚散,為伊消得人憔悴,山回路轉,回首向來蕭瑟處,道是無晴卻有晴。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錦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最難理解的作品。它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是經典中的經典。這首七律,凝縮著詩人匆匆一生裏跌宕起伏的命運,失落流離的際遇,諱莫如深的情感,酸楚傷痛的愛戀……這一切,就如同他名字中的那個“隱”字一樣,朦朦朧朧,依稀仿佛,感覺得到,卻捉摸不住,可以意會,不可言傳。這種基調讓李義山的詩形成了一種悲哀傷感、典麗精工、迷惘虛幻、抽象朦朧、禪悟自適的詩風。這在《錦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詞藻華麗,情意纏綿,景象迷離,含義深邈,但詩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麼,一直存在爭論。於是它便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斯芬克思之謎”,或者說是文學的“哥德巴赫猜想”。這首詩具有超越詮釋學的穿透與征服力量,既朦朧晦澀光怪陸離又家喻戶曉,引無數人欣賞至極。《錦瑟》既有猜想價值,又有猜想餘地,還能使猜解者錯以為不難找到解謎門徑。然而,深入研究下去,接踵而至的就是無盡的迷惑和茫然。自宋元以降,揣測紛紛,莫衷一是,因此它又是解釋分歧最大的詩。

那寫意中的靜美琴音,在我的回憶中永遠樂韻嫋嫋。回腸蕩氣的無標題音樂,就是你啊,錦瑟!在華年已逝的歎息中,我在問:你因何五十弦呢?沒有理由,不須解釋,更無從說起。我彈撥五十弦卻說不清楚那人生的無常,瑟的錦緞美花紋,不就是那花樣年華?瑟的悲涼淒聲調,不就是這痛苦一生?

錦瑟啊,怎會這樣巧,數來正好五十弦,恰似每人個生命中青春歲月那樣短暫?那音韻不同的絲弦,那間隔有致的音柱,一弦一柱彈撥出的悠悠樂律,怎麼能不讓我想起生命的每一階段?一音一節都明朗清麗、幽婉哀愴,怎麼能不喚起我逝水流年的追憶?

孤寂落寞的日子裏,我凝望麵前的瑟,你還是那樣典雅華美。隻是時光如流,不知不覺中韶華遠逝,輕撥慢撚,說不盡無邊心事。一弦一柱聲聲催,同思同念同奏心曲。一琴瑟,一你我,物我神通融會,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緒亂,惆悵難言。往事萬千,九曲惋歎,歎那遠走的年華盛景。隻有我知道,你的多弦正是那曾經的燦爛歲月。可是可是這花樣年華是如此的短暫,所以每一弦都在痛惜,逝去的青春和曾經的相愛。

一曲繁弦驚醒了我的夢,佳人錦瑟哪裏尋?我再不能成寐,是的,親愛的,你已離去,隻留給我孤夜漫漫。那清早開始的曉夢,短暫如電光石火,知否曉夢正是我快樂無憂的兒時。悠悠半個世紀,誰能物我兩忘。對著人生如夢,到底是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為莊周?一切迷茫皆是人為,感慨萬端上升為反思的探索和深層的質疑。

在意氣風發的華年之後,我仍在思念你,你也仍在思念著我。那就把啼血的疼與痛托給杜鵑吧!晨霧嫋娜,若隱若現,彩蝶停留在含苞待放的花枝上愜意小憩,生活是這樣的詩情畫意逍遙自在。可是,莊子,這是你嗎?你的人生終極追求呢?鯤鵬展翅九萬裏!

不!那不是你,也不是我,我不能沉浸在這樣的晨夢裏。聽,杜宇聲聲!那正是望帝那顆為民之春心化為了杜鵑。當春風和暢,萬物待生,杜鵑哪怕聲聲啼血,也要不停地叮嚀百姓不誤播種時節。是的,哪怕隻能如望帝那樣死後化為杜鵑,我也要經國濟世流惠百姓與未來。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月夜鼓瑟,感傷尤深。滄海明月之夜境尤其高曠皓淨,那淒寒孤寂當又加十分,難言的悵惘裏苦悶與愛賞兼有。滄海月明在碧波萬頃之上,皎潔中更突顯珠光的淚漣漣。傳說南海有鮫人,其淚能出珠。珠即是淚,淚即是珠。在柔美月光和寧靜海麵的背景裏,是誰盈著淚水出現?瑟清越的曲音,漸漸畫出茫茫滄海。上有一輪滿月,獨有明珠一顆被遺忘,淒清而寂寥中黯然垂淚。珠化為淚,是否在泣遺珠之憾?滿腹經綸、才華灼照卻遭遺棄,誰說英雄不流淚,隻是未到傷心時!

隻有藍田日暖時,美玉才會升騰嫋嫋的煙霞。盼望著期望著渴望著,那旭日東升照亮人生之路,使舊有的閑恨悵惘催化出勃勃生機,讓春光永駐激勵搏擊奮進!珠有淚是靜如水之陰柔美,玉生煙是動若火之陽剛美,這雙重之美啊攝魂奪魄。

此情可待成追憶,顧歎著實蒼涼感傷,複情韻深長,親愛的,現在的我,想你,念你,憐你,惜你,每每悔不當初,當初為何沒有好好把你珍惜再珍惜。人生為何總是要開這樣的殘酷玩笑,我們麵對最最值得珍惜的,往往當年不更事的我卻漫不經心。等到覺悟時,卻早已錯過。再不可追尋,空歎息已惘然。

錦瑟數弦,都在思華年。追憶更追悔。然而,空抱錦瑟空怨華年。無盡的辛酸致使心力交瘁,誰人到此能不惘然若失?

生命中所有美好的都是那樣短暫?我們又為什麼總是在當時不懂得去珍惜?而當我們驚覺時又為什麼注定是徹底的失去?一切的後悔注定是徒然又為什麼我們還要無比的哀傷?假如生命中你沒有珍惜那個最應珍貴的人,又假如這個人竟飄然離你遠走,遠至那不可知的彼岸,那麼在歲月長河中,那音容笑貌為什麼從來不會隨時間推移而褪色?那麼是否隻有在這樣的時候你才懂得了這愛早已成為生命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寧靜朗月和滿天繁星營造了一個清輝下最美最溫柔的夜,兩個身處異地的孤獨哀傷的詩魂,卻在完全相同的情緒之樹幹上綻花飄香,華麗、深沉、縹緲、神秘、迷醉、向往……

一首錦瑟人難解,前塵往事紛紛說,華景旋消惆悵在,人生到頭隻贏得一個淒涼世界。思(“思華年”)、憶(“成追憶”)、迷(“迷蝴蝶”)、惘(“已惘然”)。莫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已皆夢

錦瑟啊,你為什麼偏要去要思華年?在事過境遷之後,這樣的一番回首前塵。義山啊,你為什麼偏要去作賦吟詩?博有文采而不同凡俗,誌存高遠卻又不合時宜。人生識字糊塗始,一飲瓊漿百感生。人讀書識字,才百感交侵,迷惘曆亂,對人生才有了更深刻的體驗更深刻的疑問。

在這些光明如鏡的時間陷阱中,生活著許多理想的夢遊者。不管外麵的喧囂,不論曆史的演進,在這裏有的是永恒,地老天荒的長存和瞬間的一次心跳,沒有任何的不同。

當我們滿懷無限的熱情和渴望,一層一層地剝去生命的華麗外裝後,我們看到的是僅僅是一片空虛的光芒。在這種光芒的照射下,生命有一種受傷的心悸和緊張,但隨即就是一陣徹底的放鬆,那積攢了一生的淚,無所顧忌地盡情奔流而來。

是的,莫衷一是,也許永遠不能定格的無常啊,你是傳說中一種勾魂攝魄的精靈,黑色的無常是大地之上眾生的無奈,白色的無常是靈魂世界裏探索的迷惑,人生無奈,感受無常。

深諳無常的詩心清楚地知道,錦瑟華年終將離去,代之的是淒迷欲斷的蝶夢,椎心泣血的鵑啼,寂寥映月的珠淚,隨風而逝的玉煙……果然,人生無常,逝者如川上說。刹那間理想破滅,刹那間追求落空,刹那間歡愛如煙,刹那間青絲成雪。

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在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閑而過,幡然醒悟之時已風光不再。月夜裏,滄海之珠用冰涼的淚映照世事變遷。日光照耀下,藍田美玉化作幻滅的蒸騰雲煙。漫漫歲月壯麗多姿,可是覺後之悟看到的又是虛無飄渺。就是在當時已是令人不勝惘然,又何況如今獨自撫思,更不堪回首的是那一層層人生境界:物我兩忘夢幻與反思的境界,奮進搏擊追求與幻滅的境界,纏綿離合情天恨海的境界,物是人非惆悵寂涼的境界。如泣如訴映射出人生價值的悲劇式拷問,不僅是在拷問蒼天、大海,不僅是在拷問日月和珠玉,也是在拷問命運,拷問古往今來的所有人。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