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麻子焰火鋪(1 / 2)

王二麻子焰火鋪

白馬鎮是一個很有名氣很繁華的大集鎮。

白馬鎮之所以有名氣很繁華,是因為鎮上有一個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是專門做焰火的,他開了一個“王二麻子焰火鋪”。他做的焰火實在太棒了!

瞧,“轟”的一聲上天,是一條盤旋著的張牙舞爪的金龍;“啪”的一聲騰空,是一隻翩翩起舞的彩鳳;“哦”的一聲,空中出現一個大花園,亭台樓閣俱全;“咚”的一聲,眼前有七個仙女輕歌曼舞。此外,還有“刷”的一道金光射出,跳出一個活靈活現的孫悟空;可是眼睛一眨,孫悟空又變成了腳踩風火輪的哪籲;再一眨眼,又變成了手托淨水瓶的觀音菩薩。還有,“嘩”一團銀花散開,裏麵顯出一個遮天蔽日的“喜”字;可一晃,又變成了“全家福”三個字;再一晃,可就變成了“壽比南山”四個字。有人數過,最多的一個,可以在空中變出36種花樣,足足可以變一個時辰呢!

像這樣的焰火,誰不喜歡?而且他又賣得便宜。特大號的,一百個銅錢買一個;大號的十個銅錢買一個;小號的,一個銅錢買一個;最小號的,一個銅錢買二個。孩子們買了,拿在手裏,“嚨”,跳出一隻小花貓,“磁”,變出一朵牡丹花,也是很有趣的呀。

當然,他賣出的焰火,絕對沒有點不響的,就是放在雨裏淋三天三夜,浸到河裏浸三天三夜,拿出來,照常一點就響,一響就上天,一上天就有花樣,隻是有水珠兒像下雨一樣淋在你頭上罷了。

正因為女1-1此,王二麻子焰火鋪的生意好極了。要辦慶典辦喜事的人們,從京城,從省城,從府城,從更遠更遠的地方,挑著擔,騎著馬,趕著車,搖著船來到白馬鎮。買上一筐、一擔,甚至裝上一車、一船的焰火回去。有了這王二麻子的焰火,那慶典喜事才像個慶典喜事!

遇到逢年過節,來白馬鎮買王二麻子焰火的更是擠滿了一條街,還得提前預訂,才買得到呢!

這麼多人到白馬鎮來買王二麻子的焰火,當然得吃得喝得住,如果要等上幾天才買到,那麼就還得洗個澡理個發看場戲。這麼一來,白馬鎮的酒樓、飯店、旅館、浴室、剃頭店、戲園子的生意就都紅紅火火,忙得熱熱呼呼的。

不過,生意最好的還是王二麻子的焰火鋪。

於是,有人打一主意了,既然焰火生意這麼好,我何不也來開月焰火鋪呢?於是那些原先開飯店、開旅館、開浴室、開戲院的都改行開起焰火鋪來了。

白馬鎮上一夜功夫就豎起了許多新招牌:“張三禿子焰火店”,“李四胡子焰火鋪”、“趙大鼻子焰火莊”、“劉五疤眼焰火行”……

可是,到白馬鎮來買焰火的人好像壓根兒沒看到這些嶄新的塗金粉的大招牌,一個個目不斜視地依然直奔王二麻子焰火鋪,一擔擔,一筐筐地買了就走,沒一點商量沒一點猶豫的,氣得張三禿子冒汗、李四胡子直翹、趙大鼻子發紅、劉五疤眼直眨巴。

怎麼辦?有辦法!

瞧,第二天再到白馬鎮上,那些招牌就全變了,變成了“正宗王二麻子焰火鋪”、“老牌王二麻子焰火鋪”、“真正王二麻子焰火鋪”、“秘傳王二麻子焰火鋪”,此外還有“真正老牌”、“正宗秘傳”等等,等等。反正一句話,全都成了“王二麻子焰火鋪”啦!

這一下可把那些來買焰火的人搞糊塗了,東撞一頭,西撞一頭,抬頭看去,都是“王二麻子焰火鋪”,沒辦法,隻好憑著感覺走,走到哪一家就買哪一家的。還有的,就看那招牌,哪一家招牌最大最漂亮的,就去買哪一家。還有的就聽那吃喝,哪一家吃喝得最響亮最帶勁,就去買哪一家的。

買回去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仰著脖兒瞪著眼望著、等著,可是“磁”的一聲,哇,上去了,“澎”的一響。一團白煙中夾幾點兒火星星,就像受潮的木柴燒著後煙囪裏冒出的煙差不多,沒了。

還有更糟的呢。“哦磁”地響著,就不響了,就熄了,壓根兒是個啞巴,是個瞎火,上不了天,氣得大家一個個跺著腳罵。罵誰?當然是罵王二麻子!

而王二麻子家呢,原先來不及做的焰火,現在都賣不出去了,人家都去別的店買了。因為誰知道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