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一轉眼,在官場整整混了二十年。
從師範學院中文係畢業的時候,第一理想是當一名記者,然而一不小心,誤人“歧途”,混進了官場。最初的幾年,還想著去寫點什麼,熟悉官場的人告訴我,要寫就寫官樣的文章,不要去搞什麼創作。於是就靜下心來寫官樣的文章。“像模像樣”的幹部還真的侍候過幾個,既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混上個小小的“七品”。因為天生就不是做官的料,官場上的東西看多了,卻怎麼也學不會,常常是直來直去,有啥說啥,違背了做官之道。一九九八年初,聽說國家將首次試辦在職人員攻讀教育碩士學位,於是心血來潮,兩個多月的複習和隨後的考試,竟使自己在四十二歲的時候邁進了遼寧師範大學,攻讀教育管理專業碩士學位。
暫時離別了紛繁複雜的官場,坐在大學的教室裏,聆聽年輕的博士生老師們講述新的知識,心靈一下子淨化了許多,一種新的創作衝動油然而生。那一年,在我的大學同窗好友,遼寧作家、詩人寧珍誌的幫助下,我將過去發表過的小說、報告文學結集出版,名為《山情》。一麵工作,一麵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學位,腦子裏還一直在想要寫點什麼。在官場混久了,常常會遇到莫名其妙的事情,而有些事情竟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心灰意冷的時候,突然決定拿起筆,要寫一部反映官場生活的長篇小說。
翻開二十年來每天都寫的幾十本日記,許許多多的人物,許許多多的事件都向我撲麵而來,令我激動不已。在新千年到來之際,我一邊上課,一邊寫作碩土論文,一邊構思這部長篇小說,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一個月高風清的夜晚,我終於拿起了筆,開始了這部小說的創作。完全是用業餘時間,三個月完成了三十二萬字的初稿,放下筆的時候,不禁長出一口氣,仿佛是對二十年官場生活有了一個交待。
第一次寫長篇小說,第一次試圖全麵、深刻地反映今日的官場,這對於我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是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至於這部小說到底如何,隻能請讀者去評說。
官場如同戰場。官場小說要由官場中的人們來寫,這似乎更符合道理。小說就是小說,官場中的人們是不會與小說中的人物“對號人座”的。這也正是作者所希望的。
2002冬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