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1 / 2)

第八十二章:

再往後些,晉雲侯因為心裏看重楚璋這個大兒子,加之他如今搖身一變也有了嫡子的身份,晉雲侯也動過將爵位留給楚璋的意思。可無奈誰都覺得荒唐,那折子還是中堂給親手扔出禦書房的。

自此,這事情就成了埋在晉雲侯心裏頭的一根刺,每回見到楚鈺都要煩悶上一陣子。

“我與你說過多少回,沒事別往宮裏頭湊,你聽了幾句進去?”

晉雲侯絮絮的斥責,楚鈺也便耐心的聽著,末了抬頭問一句,“父親罵完了?”

還是站在一邊的楚璋出來打了個圓場,他笑道,“父親,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阿鈺必然也是身不由己的,恐再不動身皇上要怪罪了。”

晉雲侯這才收了聲,冷冷的揮了揮衣袖,轉身走了。

楚鈺臉上的身親依舊溫和,看也沒看楚璋一眼便往相反的方向離開了。

輾轉至禦書房。

“上回過去,確信沒有異狀?”皇帝緊緊盯著楚鈺的眼睛,想從裏頭瞧出點不一樣來。

楚鈺麵色如常,“興許是上回打探的還不夠仔細,倘若陛下想要,微臣可以再去一次。”

“罷了罷了,”皇帝擺擺手,他隨手擺弄起自個兒桌麵上的一隻毛筆,筆尖沾了墨水在一本奏折上劃出長長一道痕跡,“這事情也犯不上來回周折……且也不是現下最打緊的。”

楚鈺點頭,“不知陛下的憂思是?”

皇帝將那本被染了墨色的奏折扔到楚鈺手上,“又是伏霞縣,也不知道這地方什麼時候能消停。”

九月裏雖然零零散散下過些雨水,可是真算起來,那麼點雨水能有什麼用?況且伏霞縣原本就在少雨的地方,要想盼到一場雨水那便更加難得了。

災民本來就沒有被很好安撫下去的情緒便又漸漸躁動起來,眼瞧著要壓不住了。

百姓動亂造反這是一國之君最不願意看見的。皇帝心裏煩悶,卻也不得不想一個合適的人去將這事情壓住。

“司將軍如何?”楚鈺想了想,道,“司將軍在百姓中的名望一向好,他若是去了定能安撫民憤,況且,”他臉上露出一個笑容,“倘若這事情沒成,要用武力鎮壓下去,這前後的事情多也是司將軍自個兒的麻煩。”

伏霞縣還太小,根本不足以撼動大齊國如今的根基,這也是皇帝有恃無恐的緣由。

楚鈺的這主意一出,皇帝的眼睛就立刻亮了起來。他重重的一拍桌子,“朕原本倒也想過司元,可……唉,總有些顧慮,不過你這麼一說,倒也是對的,罷了,明日下朝以後朕再與中堂商量商量,成了,你先下去吧。”

皇帝看楚鈺,多是從同輩的角度入手。因此楚鈺給皇帝的感覺與中堂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楚鈺麵前他可以隨性著,可在中堂麵前,他到底要以晚輩的身份來約束自己的行徑。老臣總有一天要退了,而自己的身邊卻不能沒有人。

伏霞縣如今是地底埋著的火藥,誰也不知道炸開後會是個什麼光景。與其勸人遊說安撫倒不如順勢鎮壓下來,這活的確是逃不開是司元來做才好。從前在北邊上陣殺敵的大將軍如今騎著馬帶著軍隊去一方暴民中間,誰都能對其中的目的有種種猜想。

皇帝抱著這樣的念想與中堂仔細說了自己心頭所想,於是這事情在王啟正哪兒自然也是沒有二話,皇帝得了準信,當天就遞了折子下去,將這件事情給敲定了。

得到這命令,司元並不意外,他如常待之,早早的就開始準備起行程。倒是老祖宗,得知了這件事情後有意關心,想趁著這個當口將兩人之間冷淡下來的母子關係休整如初。

老祖宗有這意思,司元也不推脫,依照著她心中所願,母子兩個往來漸漸的恢複成了初時的樣子。

自從走了小虎與藺子桑,雲山院裏便乏了一半生氣。來來往往間除了四個山字輩的丫頭還說兩句話,剩下的人半天瞧不見一個人。新來的時候司信泓起居的丫頭行事舉止之間多是笨手笨腳,半點不合人心意。

陳拓躺在瓦背上,一邊聽著瓦片下頭小姑娘們竊竊私語說著這府裏頭的閑事,一邊又仔細的瞧著天色。

他左右仔細的算了大半天,總算得出了一個準信,信心滿滿的從屋頂上飛簷掠過,最後停在司元的麵前。

“算上腳程和中間也許會耽擱的波折,主上三日後出門最佳。”

這裏算的是什麼要往後再細說。

宮闈之中日子過的緩慢,可也不是沒有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