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了一天,周大喜就去找村裏的泥瓦匠說好了初八那天開工起新房。又讓泥瓦匠介紹著去定了一大批的青磚和瓦。
這一折騰,村裏都知道周大喜得了大錢要起青磚大瓦房了。
這一轉開才知道周大喜家撞大運,得了百年老山參賣了不少銀子。
不隻買地建房,還不聲不響地買下了後山兩個大山頭。
這下可爆鍋了往後山去的人都多了不少。甚至還有人約伴想往深山去,也想發一筆橫財的。
還是當時一起去辦地契的人出來把周大喜當時的說詞說了,又強調周大喜說當時差點沒命,那些人才罷休。
照說周大喜買地也不少時日了,為啥此時才傳開呢?
不得不說那天同去包括村長在內的三個大男人品得都是不錯的。回來也沒碎嘴亂說,也隻是和自家媳婦說了一嘴。
也怕別人聽了都往深山走出事造孽,說完了還讓自家媳婦別出去說。,
所以這不到兩個月時間才沒傳揚開,隻有一小圈子的人知道這事。
直到周大喜又是請人又是買磚瓦的,大家家長裏短的說,才知道有這回事。
老周家院子裏,鄒老婆子正罵罵咧咧的在喂雞,就見羅氏一臉急色地從外麵回來。
她立馬拉著臉向著羅氏開火:“你這作死的婆娘!又死去那裏浪了?男人都快從地裏回來了,你還不做飯!畜口也不喂,還要我老婆子來伺候你們這些小輩不成?”
自從周大喜一家分出去後,一下子多了不少事情,好像怎麼也做不完一樣。鄒老婆子的脾氣是一天比一天大。
她知道,老大家這個,一慣是隻會偷懶耍滑的,以前都賴到老三家和她兒女人上她也淨隻眼閉隻眼當沒看到,很少說她。
畢竟羅氏一氣給老周家生了兩個大孫了,在鄒老婆子那,還是很得臉的。
她看老三一房不順眼,巴不得他一房過得更苦點,誰讓老三不聽她的話。
可老三一房分出去後,這死婆娘還是那麼懶,老二家的也隻比這個好那麼一點,還是個厲害的,隻會敷衍地做完分到自己頭上的事,不該自己的,就是醬油瓶子倒了都不會扶一下。
看到大房的孩子一個上了翠竹園,一個上私熟,她兒子年紀一到,便鬧著也送進去了,更是說什麼女娃要嬌養,一點活兒都不讓她閨女到手,以至二房的梅姐兒都十三歲了還什麼都不會。
於是,每到了大房做飯的日子鄒老婆子都要氣不順,邊罵著羅氏,邊無奈地搭把手。
羅氏被罵了也是不痛不癢,拉著鄒老婆子急急地道:“唉呀,我一下就去做,娘我可聽說了,老三,那是發大財了,咋的也不知道來孝敬孝敬你呀!咱這可是他爹娘大哥,咋能讓他忘了去呢!”
“你說啥?”鄒老婆子還沒聽清。
於是羅氏把這兩天在外麵聽的加油添醋地學一遍。
“老三這是不孝啊!”顯然鄒老婆子被撩撥得忘了三房是被她分出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