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教改,房改,2009年這三大領域無一寂寞,各自演繹了不同尋常的篇章:以撼動高考指揮棒為出發點的教育改革在爭議聲中謹慎前行;醞釀多年的新醫改方案在千呼萬喚中破繭而出;而締造了曆史記錄的房價則在人們困惑的眼神中“一路高歌”。教育、醫療、住房,民生三大難題,經曆風雲變幻的2009,人們懷揣期待開始暢想明天。
新農保試點啟動實施,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養老和醫療保險轉移接續辦法陸續出台,基本醫療保險製度實現城鄉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再次上調……2009年,我國民生建設出台了一係列重大措施,老百姓得到一係列“民生紅包”。
2009年12月7日,為時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此次會議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內需、增消費、調結構等攸關中國民生增長的問題上,著墨之多,措施之新,地位之重,決心之大,均屬近年來罕見。
會議將收入分配改革視為提高居民消費的關鍵,提出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對民眾關注的焦點——全國房價瘋漲這一問題,提出兩點: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二是要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在醫療衛生領域方麵,新醫改方案規劃在今後三年內,各級財政將新增投入8500億元,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重點,著力推進包括基本醫療保障製度建設在內的五項改革。此外,會議著重指出,2010年社會保障製度將更加完善,就業政策會更加積極,教育文化事業進入全麵發展的階段。
民生是發展之本,在金融危機中“保增長”,歸根結底是“保民生”,新的一年將見證落實改革舉措的實際效果,2010年伊始,一些重量級民生新政不斷嶄露,從強農惠農、增加勞動者勞動報酬、加強困難群眾救助、調整樓市政策、養老保險無障礙轉移等一係列信息。
我們由此相信:2010年將又是一個“民生年”。
我們有著諸多期待: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民生領域得到更好體現,擴大消費的各類舉措也將建立在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基礎之上;就業之路更廣,社會保障更牢,扶貧力度更大,分配更加公平;物價保持穩定,住房、看病、上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袁貴仁:讓2010成為教育改革年
記者:能否談一下2010年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藍圖?
袁貴仁:2010年,我們要以研究製定和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主線,以優先發展、改革創新、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為工作方針,努力開創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麵。
記者:2010年教改的重點是什麼?
袁貴仁:2010年教育工作的四個重點:第一,更加積極主動地適應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把學校作為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的重要基礎公共設施,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第二,更加積極主動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堅持改革,加快改革,突破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解決老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鼓勵和支持各地根據國家製定的發展規劃、方針政策和基本標準開展教育改革試點;加強對教育體製改革的組織領導,成立教育體製改革領導小組、綜合改革辦公室,使改革工作可執行、可檢查、可評估。第三,更加積極主動在促進教育公平上辦好事辦實事。要大力促進教育優先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平。要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切實抓出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第四,更加積極主動抓緊抓實提高質量這個核心任務。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抓緊質量標準體係的建立健全,抓好教育質量的監測與評估。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使2010年成為教育改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