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成佛,天下無魔,我若成魔,天下無佛。這句話,用來描述這封雲修其實是再也合適不過了,不久之後,這封雲修也會即將驗證這句話。這句話,其實用來形容封雲修也好,用來形容這宇英丞相也好,用來形容這月恒杉也好,等等等等,許許多多人,都是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的。
但是我們應該如何才能理解這句話呢,其實也是很簡單的。要知道,這句話的表麵意思,其實是很明確了。如果,上天讓我做佛,那麼我保證,這時間,不會再有魔鬼。如果,上天生我為魔,那麼我就是混世魔王,這世間,也就再也沒有神佛了。
這麼一來,意思就很明確了。其實照我們從文字上來理解的話,這句話,其實是一個並列句,意思就是說,這是兩種選擇,就如同是那人生之路上的兩條岔路,到底走哪條,就要看個人的選擇了。這句話,對封雲修是如此,對幽靈也是如此,現在可以基本確定的是,這幽靈走上了成魔的一條路,而封雲修呢,現在還是在成佛的這條路上。
但是,要是我們不是以並列的眼光來看待這句話,而是從遞進的角度看待這句話,那會發生什麼呢?其實從遞進的角度,這句話也是很好理解的。我若成佛,天下無魔,我若成魔,天下無佛。這句話已經是說的很明確了,如果我們從遞進的角度來看的話,這成佛是在前的,而這成佛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我覺得可以理解成,“做一個好人”。或者亦可以說成是一個主持正義的人,一個維護大公的人,這麼理解是可以的。因此,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這世間,就不會有魔鬼,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好人存在,世間就不會有壞人了。但是我們說過,我們要從遞進的角度去理解這句話,因此,在假設有這麼一個人,他先前是一位好人,是一個“佛”,有他在的時候,這世間,也就沒有了魔鬼。但是如果說,這個人,有朝一日,自己變成了魔鬼,那麼會發生什麼?
當真的有一天,這個人變成了魔鬼,變成了壞人,那就成了天大的災難了。我若成魔,天下無佛。一旦這個人成為了魔鬼,那麼他就會為害世間,為害世間任何和他作對的好人,也可以說是神佛。這絕對是一場滅頂之災。
所以說,我們如果從遞進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結果就完全不同了。但是現如今,還是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麵前的,那就是這個本來是“佛”的人,這個好人,到底為何會變成魔鬼?會變成一個惡人?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覺得最好的答案就是,不要去為難一個好人,從而逼得他最終變成了一個惡人。
所以說,這句話其實驗證了一個道理,世間是有這麼一群特殊的人存在的,這是一幫什麼人呢,這幫人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成為佛的時候,似乎可以消滅世間的一切邪惡,但是他們黑化為魔的時候,也可以給世間到來無窮無盡的災難。沒錯,就是這麼一種十分極端的人,這樣的人,是存在的。到底是為善還是為惡,不單單取決於他們自己,更多的時候,是取決於外界,取決於他人對他們的看法和所作所為。
所以說,不管是封雲修,月恒杉,還是幽靈,甚至是窮凶極惡的屍界之人,都是這個道理。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在這佛和魔之間轉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因為這種極端性,因此每次轉化,對於屍界也好,對於人界也好,都是頂破天的大事了。
但是現如今,這封雲修還是比較關心這馴獸術的問題,封雲修隻是想盡早能夠修煉得成這馴獸術,好讓自己能夠成功馴服這風翼龍,從而不讓自己拖後腿,但是這幽靈卻是告訴了封雲修一個很不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