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自李隆基登基以來,已經安享了四十多年的太平,安祿山的大軍打了玄宗一個措手不及。安祿山早有預謀,軍隊訓練有素,而唐軍卻疏於訓練,軍紀懶散。官兵久不經戰事,看到安祿山的大軍,不是逃跑,就是投降。所以安祿山的軍隊沒有得到什麼頑強的抵抗就一路南下,先後攻克了洛陽等地,直逼潼關。
剛得知消息的唐玄宗又氣又恨,心想:“這安祿山真是不知道好歹,枉朕如此重用他!不過也不用擔心,大唐兵多將廣,平息這一小小的叛亂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並沒有很用心,繼續與楊貴妃廝混。
當他夜夜笙歌的時候,前方卻不斷傳來戰敗的消息。很快,叛軍已經到達潼關了。潼關若破,則長安危矣!玄宗這才意識到事情的緊急,開始調兵遣將。可這些年他荒廢朝政,匆忙之中隻調來了一些蝦兵蟹將。雖有高仙芝、封常清那樣的名將,但都沒逃過失敗的命運。
756年,安祿山在洛陽自稱為大燕皇帝,準備進攻長安。
大將哥舒翰臨危受命,據守潼關。叛軍鋒芒正盛,哥舒翰打算死守,待叛軍人困馬乏之時給其致命一擊。但哥舒翰是王忠嗣的舊部,楊國忠還是楊釗的時候,曾經為了討好李林甫陷害王忠嗣。現在哥舒翰統領大軍,楊國忠怕他立功後會對自己不利,所以才極力勸皇上讓哥舒翰出戰。此時的玄宗也希望用一個勝利來鼓舞士氣,竟不顧眾臣的反對,敦促哥舒翰出戰。哥舒翰隻好與敵人的精銳部隊交鋒,慘敗被俘。
潼關失守,滿朝文武聚在一起商量應對的辦法。叛軍勢如破竹,朝臣建議玄宗撤離長安移駕別處。撤離?年邁的玄宗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五味雜陳,自己安享了一世太平,晚年顛沛流離不成?正在他痛苦、猶豫的時候,又傳來戰報:叛軍已經渡過黃河,不日就將到達長安。形勢如此緊迫,不容他再猶豫了。他命令朝臣趕緊收拾東西,明早啟程,移駕蜀州。
第二天,暮色還沒散去的時候,玄宗帶著楊貴妃、太子、朝臣匆忙離開了長安。陳玄禮的禁軍龍武軍打頭陣,太子的車駕殿後。皇上出逃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長安的百姓人人自危、紛紛出逃。路上到處是逃跑的行人,玄宗的車駕行進得很慢,太子的車駕漸漸被隔在了後麵。
太子李亨在李林甫、楊國忠弄權的時候,保持了應有的沉默。他裝作謙卑、恭順,做事小心謹慎,力圖不給他們留下什麼把柄。安史之亂,皇上移駕,太子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必須把握住這次機會。蜀地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一旦玄宗入蜀,他更會受製於楊國忠,那他這個太子什麼時候才能有出頭之日呢?不如趁這個機會除掉楊國忠和那個紅顏禍水楊貴妃。安祿山的叛軍打的是清君側的口號,如果自己能把楊國忠這個“君側”殺了,安祿山的謊言就會不攻自破,這也是有利於自己將來平定叛亂、登基大統的。那麼,找誰來實施呢?現在皇上一行全靠陳玄禮的玄武軍保駕,那麼陳玄禮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了。聽說陳玄禮向來不齒於楊國忠的所作所為,我如果以太子的身份和他商量,想必他會同意的。所以他悄悄派人和陳玄禮說明來意,陳說利弊。楊國忠當權以後,獨斷專行、肆意妄為,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陳玄禮對他早就心懷不滿,更何況這次是和太子聯合,所以陳玄禮決定聯合太子“清君側”!
這天,玄宗一行來到了馬嵬驛。這裏住處簡陋,楊玉環哪裏受過這樣的苦,玄宗看著自己的愛妃,心中非常內疚。“自己一人釀下的苦果,竟要愛妃陪朕一起品嚐。不過在這一路顛簸中,幸虧有她相伴,才使生活重又有了色彩。”當玄宗和楊貴妃在舍內顧影自憐、卿卿我我的時候,陳玄禮已經發動了兵變。
他先是煽動將士的情緒,借口楊國忠勾結番國、意圖造反,殺了楊國忠父子。然後又帶領將士衝到驛館門前。高力士聽到外麵喊聲震天,急忙出來觀看,知道是楊國忠父子被殺。他畢竟跟隨玄宗多年,什麼陣勢沒經曆過?所以他並沒有苛責將士,而是立即撫慰:“眾將士為國除害,我當報告皇上為你們請賞,你們且先行散去吧!”高力士雖然臨危不懼,鎮定自若,以為能平息眾怒。可是眾將士並不後退,而是高喊:“楊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伴君,請皇上割愛正法!”喊聲一浪高過一浪,很快傳到了玄宗和楊貴妃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