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若起巫靈為有願(1 / 2)

如果天藍是一個傳說,那麼對於蓮生來說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這個被二師兄叫“於呆”的小家夥在天元承武五十七年七月九日,這一天晚上背著背包牽著唯一一頭運貨驢子老黃逃下了巫靈山。

沒有什麼不對,如大師兄所說“年輕時終歸有些莫名的勇敢”。

月朗星稀間,時光流轉。

。。。。

三天後,廣闊的草原上官道間,少年躺在比馬還壯些的驢子上,手上帶著露指尖的白色手套,持著藍皮封麵的書看著。

道德經第六篇章曰: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嗬!其若存!用之不堇。”

他一邊消磨時間一邊看著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計算著翻過山後到臨近村子的時間,希臆著之後的路程。

從上山開始,十年裏每次下山的采賣都是蓮生做的,方圓幾十裏的路他可謂一清二楚,買豆腐的老王家,二師兄最喜歡的肉食鋪老阿狗家,還有附近的煙花一條街,蓮生都知道,可是,他這次不止走這麼遠,他想去皇京,這是他家的所在的地方。

這是他每晚都夢見的地方。

誰也不知五歲的孩童在沒有雙親,且受著師兄們所謂的“欺壓”的情況下是怎麼堅持下來的,蓮生每每想到這些,總覺得就算是最凶惡的屠夫知道了,恐怕也會留下幾滴眼淚來。

。。。。

梁家鎮,靠近山腳的村子,比買豆腐老王家鎮子遠些,可還比不上路途的一半。

這個鎮子靠著山上梯田過活,沒有繁華的景象隻有落不盡的青草香。

而在鄉村落日的傍晚,於蓮生騎著老驢子進了街巷。

寂靜,或者說是屬於農家的安寧,應該存在的炊煙和孩童的嬉鬧聲一點都不存在,行人們木訥的站在樓間,路邊,農夫農婦背著鋤頭隻是往家中走著。

是有些怪異,可是這生活方式或者是民俗習慣和蓮生沒什麼關係,他現在隻想好好吃頓飯,包裏的幹糧實在讓他沒有什麼胃口可言。

於是他走進一家最接近的牛肉麵館裏,店裏沒有什麼客人,隻有一位綁著黑色頭巾的蓄胡大漢,一個看上去和蓮生差不多年紀的漂亮小生。這個男孩實在是很漂亮,誰都會忍不住多看兩眼,而在看到脖間微微凸起的喉結時,蓮生甚至有了一種可惜的感覺。

對方好像也對蓮生有興趣,看了一眼蓮生的臉,而後仔細的看了蓮生的手,他對著蓮生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蓮生也向他點點頭,但是沒有上前攀談,不過是偶遇的路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在吩咐小二哥照顧老黃之後,蓮生坐到店裏,看著外麵漂亮的餘暉,從山坡躍到泛著金光的梯田。

沒多久,麵就上來了。

不過牛肉還是不太對蓮生的胃口,二師兄喜歡吃村子裏的牛肉夾饃,蓮生也是嚐過幾次的,但是他的口味還是改不了,中醫聖書《本草綱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