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象無形
【釋義】世界上最偉大恢弘、最崇高壯麗的氣象和境界,往往並不拘泥於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呈現出氣象萬千的麵貌和場景。
【出處】 老子《道德經》曰:“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意思是說,白到了極致,可能看起來不那麼潔淨;方到了極致,可能沒有了棱角;宏大的才器,可能成熟得較晚;磅礴的韻律,聽起來聲音縹緲;偉大的景象,看起來不拘於具體的形狀。
【故事】一個沙彌來到普願禪師的修行處,向普願禪師問禪。普願禪師沒有直接回答,舀了一瓢水,反問沙彌:“水是什麼形狀?”沙彌不知如何作答。普願禪師就把水倒進了杯子裏。沙彌說:“水像杯子的形狀。” 普願禪師未置可否,又把水倒進了花瓶裏。沙彌說:“水像花瓶的形狀。” 普願禪師還是未置可否,又把水倒進了花盆裏。清清的水便一下溶入沙土,不見了。沙彌說:“我知道了,您是通過水告訴我,社會處處像一個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無影無蹤,而且容器卻是不會改變的。對嗎?”
普願禪師還是未置可否,領著沙彌來到屋簷下。屋簷下有塊青石板,屋簷上的雨水落下來,正好落在青石板上的小坑裏。沙彌高興地說:“我明白了,水可以被裝入規則的容器,也可以像這小小的水滴,改變著堅硬的青石板,甚至破壞容器。”
普願禪師仍然未置可否,領著沙彌來到海邊。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沙彌恍然大悟:“明白了,明白了,這回我才真正明白了啊……”
一
當時和王國勝還不十分熟悉。
那天與省殘聯的吳宵、洪濤二兄相聚,不知怎麼就說到位駝人王國勝。他們給我講了王國勝的很多故事,說王國勝是可以做一篇大文章的。我是個作家,喜歡聽故事,常常把聽來的故事寫成文章。他們看過我的文章,都真真假假說過不少好話。
“寫吧寫吧。”吳宵兄說。
“能寫好,肯定能寫好的。”洪濤兄說。
我就有些飄飄然了。
我在兩種時候容易飄飄然,一是喝酒的時候,再是聽到好話的時候。那天我卻沒喝酒,不是不想喝,是胃病犯了,沾酒就疼。我怕疼,就暫時戒了酒。可我沒戒好聽話,好聽話不但不傷身體還養耳養心。他們像勸酒一樣,一人一句,我就飄飄然了。
就說:寫,寫就寫吧。
又說:一定會寫好的。
後來,關於王國勝的故事越聽越多,以至於讓王國勝走進了傳說。人一走進傳說,就遙遠了,不但遙遠,而且有些神秘,甚至有些神奇。
所以,真正開始寫時,卻又躊躇了:萬一寫不好呢?萬一相關的人找我麻煩?
我倒不怕麻煩,但還是要著重聲明:
寫這部書,完全是由於自己的衝動,我願意承擔衝動之責。但我的衝動是因為吳宵和洪濤兄的鼓動。他倆是一夥的,在鄭州,在東風路7號。
傳說中的“駝人”是一個生產醫療耗材和醫療器械的企業,都是生命科學領域裏高精尖的產品,在黃河故道的一個小村落生產高科技的產品,本來就已經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而且還說“駝人”的產品已經占有了國內同行業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並出口歐美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說“駝人”雖然在鄉下的一個村子裏,卻是一個有著三千多名員工的大企業,而且在新鄉、鄭州、北京、甚至美國都有自己的子公司……這在經濟並不十分發在的中原地區,的確是一個傳奇。
傳說中“駝人”的老板王國勝本來就是個駝子,是一個殘疾人。說王國勝這麼一個殘疾人,白手起家,從鄉村走到縣城,從縣城走到都市,然後衝出國門,走向世界,僅僅用了二十來年的時間,就打造出了一個專業生產麻醉、護理和疼痛耗材的現代化企業王國;說王國勝這個當年連大學都沒能上成的殘疾人,如今已經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並即將獲得博士學位;說這麼一個從黃河故道上走出來的泥腿子,如今是經常上報紙、上電視、甚至被聘為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新張醫學院三全學院的客座教授、北京大學的學生心靈導師,登上大學的講壇,給大學的老師和學生們開堂授課……
在這些天花亂墜、寶雨繽紛的傳說中,駝人集團和駝人王國勝差不多成了一個神話。
這就是我們的思維習慣,我們習慣上往往都把注意力聚集在結果上,我們常常關注雨後彩虹的絢爛,卻往往忽視了風雨雷霆的過程,我們常常讚歎彩蝶展翅的美麗,卻往往忽視了蛹蟲化蝶所經曆的苦痛。當然,話是這麼說,也隻是一種理性的認識。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裏,我也一樣覺得駝人集團和駝人王國勝傳奇得有些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成為一種誘惑,吸引著我特別想走近駝人集團,走近王國勝——我已經隱隱約約地預感到,在“駝人”王國裏,肯定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有著非同一般的特殊性和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