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講解道;“所謂的直線跑位說得簡單點就是進和退,進是為了拉近距離,退則是為了拉開距離,而無論是進還是退,其本質都是為了控製距離,說穿了所謂的直線跑位其實就是直線距離的控製而已。”
“距離的控製。”我想想了想道:“那怎樣才是最好的距離控製呢。”
“沒有所謂的最好的距離控製,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能,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控製距離。”血色妖姬想了想接著道:“但無論是那種武器 那種技能,它都必須遵循同一個原則。”
“是原則。”我好奇道。
“進可攻,退可守。”血色妖姬道:“這就是直線跑位的最佳控製距離。”
“進可攻,退可守。”我接著問道:“能說得具體一點嗎,。”我一邊說著一邊換上了灼熱之刃問道:“就比如我現在,我用的武器是灼熱之刃,攻擊的技能是【寒冰劍氣】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的才能做到最佳距離的進可攻,退可守呢。”
“那就先從【寒冰劍氣】殺傷範圍來說吧。”血色妖姬道:“寒冰劍氣的殺傷範圍是6米,一旦技能發動就能形成一道長達6米的攻擊劍氣,至於灼熱之刃長1.3米,在發動劍氣的時候,【寒冰劍氣】會先從灼熱之刃的劍鋒飆射而出,延伸出6米的長度。
這時候握著灼熱之刃並發動寒冰劍氣的話,理論上真正的有效攻擊範圍是7.3米,而根據進一步可攻,退一步可守的直線跑位原則,最佳的控製距離應該是8.3米,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多出來的1米,別小看這1厘米,它的作用可絕對不小。處在這個位置,對手要想攻擊你,就必須向前移動至少1米才能擊中你,而有經驗的高手完全可以在對手向前逼近的這段時間裏看穿對手的意圖從而做出應對。
假若己方在速度上占了優勢,便完全可以在對手逼近的同時發動攻擊,這樣一來理論上己方的攻擊能先一步擊中對手,打亂對手的攻擊節奏。
而如果己方速度上占不到便宜,那麼便可以後退拉開距離確保自己的安全。而一旦對手的攻擊落空,便可以趁勢發動反擊。
一般而言無論是誰,在完成了某個攻擊動作之後都會有個微小的停頓。
在武學上,這一短暫的空當被稱之為破綻。
比如【寒冰劍氣】的動作是右手揮劍發動來完成的,當右手完成了從右向左的劈砍動作之後,長劍在舞動的過程中便會帶出一束劍氣,並在移動的過程中拖出一道弧線。
這道弧線撐扇形想前方擴散增長,當長劍從右邊移動到左邊之後角色便完成了【寒冰劍氣】的釋放動作。
而這時角色的身體狀況應該是握劍的右手還停留再身體的左側,揮出的長劍也停留在了身體的左側。
由此便會暴露出整個右邊的肩膀部位,在武學高手眼裏,這個爆出出來的右邊肩膀就是一個明顯的破綻。
一般情況下智能模式的玩家,在完成寒冰劍氣的釋放動作之後,係統會強製,控製角色的把身體轉正,並將停留再身體左側的長劍和右手給返回原位。
這一過程大約是0.5秒。
而有經驗的手動模式玩家完全可以在這一瞬間攻擊對手,並且成功命中。
“啊!智能模式存在的漏洞真有這麼明顯!”我吃驚道。
“不錯,智能模式下無論是用的什麼技能攻擊,一但技能釋放之後都會存在一個0.5秒的角色身體校正過程,對於手動模式的玩家這簡直就是最好的活靶子,隻要能看穿並把握住基本上,逮一個秒一個。”血色沉聲道。
我算是弄明白了,為何一般智能模式的玩家尤其是戰士一係的碰上那些手動模式的高手都是被虐的份,原來係統裏還存在著這麼一個漏洞啊。
“當然能看穿並不代表能把握住。”血色道:“以你現在半月裁雲的手法,如果對手處於你的有效攻擊範圍之內,完全可以第一時間攻擊對手的破綻,可一旦對手處於你的攻擊範圍之外,你可就鞭長莫及了,說穿了你隻能算得上是半個手動模式的玩家!”
“哎!才是半個手動模式的玩家。”我有些沮喪地低下了頭。
“你也別太沮喪,還不到20天你能有現在的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蘭蘭安慰道。
這話讓我多少好受了點。
而血色隻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接著道:“所謂的高手其實並不是什麼很複雜的事情,隻要記住,在實戰中,盡量減少己方的破綻,同時注意把握敵方的破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