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肖飛送走宋大廣匆匆回到範江辦公室,一個幹部模樣的人,正在彙報工作。肖飛便呆在一邊靜靜等待。
範江聽完彙報,對工作做出指示。那人走了。接著,軍區的一個參謀也來彙報工作,範江做了指示,那參謀立正敬禮,出去了。
隨後,又有幾個人來請示一些事情,範江都一一做出解答,發出指示。
肖飛說:“範部長,怎麼我覺得有些不是該你管的,都來找你啊?”
範江說:“嗨!別提了,兩個司令都喜歡跑基層,把這裏一攤子事都交給我了。”
一打眼看到宋大廣送來的那份情況,連忙把把那張紙遞給肖飛說:“我都忙糊塗,這有這份情報!我看過了,你看看,這就是宋大廣送來的情報。”
猴子接過那張紙,隻見上麵用娟秀的小楷寫著: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肖飛皺著眉頭,一臉的迷惑,說:“這不是一首唐詩嗎?”
範江說:“誰說不是呢?這就是一首唐詩。可是宋大廣說,這是一份絕密情報。”
肖飛說:“關於這首詩還有一個故事呢。唐朝博陵名士崔護進京趕考,結果落榜了,心情十分鬱悶。清明節這天,他獨自到城南踏青,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
這時他口渴了,便叩門討水喝。不—會兒,一美麗女郎打開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之情。這一年,那崔護沒有回家,在京城租了房子住下,發奮苦讀。第二年清明節,崔護想起了一年前在城南遇見的那個絕色美人,便舊地重遊,當他又來到那戶人家時,隻見小溪彎彎,流水潺潺,岸柳如霧,桃花如霞,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他悵然若失,便在門上題寫了這首詩。”
範江笑道:“猴子不但打仗厲害,原來還是雅人。文學典故,隨手拈來。”
肖飛自我解嘲說:“我是粗人,讀書不認真經常被老師打手心。這故事是我的老師方敬儒老先生一次飲茶閑談的時候,對我們講的。”
範江歎口氣說:“可是,宋大廣說,這是一份情報。”
肖飛抱怨說:“發出情報的人為什麼不直接把事情說清楚呢?”
範江說:“應該是從安全方麵考慮的吧?”
肖飛點點頭說:“我明白了,他把情報藏在一首古詩裏麵,如果鬼子抓住了宋大廣,這首古詩也泄不了密。”
範江說:“這就是說,宋大廣也不知道這情報是什麼內容。鬼子就是殺了宋大廣,也不會得到這份情報。”
肖飛說:“發送情報的人,心機夠深的。萬一我們也解不開這個謎,這份情報不就白送了嗎?”
範江說:“他這樣做,是因為他覺得我們一定可以解開這個謎。”
肖飛又拿起那張紙,把那首詩重新讀了一遍,想了半天,還是搖搖頭說:“想不出什麼名堂。”
範江說:“不行,既然這是一份情報,我們就一定要解開這個謎。”
肖飛說:“那好吧,我們就來解解看。可是從哪裏下手呢?”
範江說:“先從字麵上看。”
肖飛說:“你是說把這二十八個字打亂,重新組成句子?”
範江說:“這從這方麵試試看吧。每句的第一個字。”
肖飛說:“去人人桃。”
範江搖搖頭:“沒意義。分別取第一句第一字,第二句第二字,第三句第三字,第四句第四字。”
肖飛說:“去麵不舊。”
範江苦笑笑,接連搖頭;“毫無意義,繼續。”
接下來,他們利用不同的組合方式,把這二十八個字進行重新組合,得出諸如:中紅去風,年桃知笑,今花何春,日映處風……這樣毫無意義的組合。
範江拿出一張紙,每得出一個組合,就寫在紙上。最後寫滿了兩頁紙,那組合多達數百個,但沒有一個能和情報沾上邊。
範江說:“這條路走不通。換一個方法。”
肖飛說:“我們來拆字,把有偏旁的子拆開,再重新組合起來試試。
他們又通過拆字的方式,得到木、兆、、目、日、央、人、衣等字,再加以排列。還是沒有任何結果。
又用切音訓詁等方法折騰了一會,同樣沒有得到一句有用的話,甚至連一個有暗示性的詞也沒有得到。
範江拍著腦袋說:“頭疼。我們鑽入死胡同了。算了算了,這條路不通,先放一下。”
肖飛也覺得頭疼,就這一首詩,連一點提示也沒有,怎麼才能整出一份有用的情況呢?”
範江揉著太陽穴,說:“再想想,還有什麼方法?”
肖飛試探著說:“我們是不是再從內容上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