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的童年
貝多芬的故鄉原本在法國與比利時交界處的弗朗特,直到他的曾祖父時才移居到德國波恩。貝多芬的曾祖父米勒爾·凡·貝多芬,於1664年出生在弗朗特的貝多芬村,貝多芬的姓氏就是根據這個村名而來的。曾祖父在貝多芬村開了一家麵包店,賺了不少錢。可惜好景不常,生意失敗了。後來,他帶著兒子克路隆斯與路德維希來到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路德維希的兒子,他出生於1740年,喜愛音樂,與貝多芬的祖父路德維希一樣在宮廷裏當歌手。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市。貝多芬出生的時候,祖父高興地說:“這個孩子就用我的名字叫路德維希吧。”所以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貝多芬一直保存著祖父路德維希的肖像。
祖父在貝多芬眼中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但是在貝多芬3歲生日後不久,他就與世長辭了。如果祖父的壽命長一些的話,貝多芬的命運也許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幼年時期,在貝多芬的腦海中保留下的記憶有:笑容可掬的祖父、天天忙碌的母親、嗜酒如命的父親。貝多芬的父親是個自私的人,喜歡喝酒,常常讓貝多芬的母親陷入痛苦中。貝多芬的母親是一個宮廷廚師的女兒,在年輕時曾結過婚,不久丈夫過世了,後來才嫁給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的外婆曾極力反對這門婚事,她不願女兒嫁給酗酒的人,她是在女兒結婚半年後逝世的,臨死前還一直牽掛著女兒的幸福。
祖父去世以後,貝多芬全家的花費就全靠他父親一人在宮廷演奏所得的菲薄薪金,所以生活非常不好。在這段時間,母親又生了弟弟卡斯帕和約翰。
三個幼小的孩子,一個酗酒的丈夫,貝多芬母親的辛苦可想而知。貝多芬的父親除了當宮廷樂師外,還兼任家庭音樂教師,但是父親任性而嗜酒,害得別人不敢再請他當家教。
父親希望貝多芬成為一個音樂家,於是在他4歲時就開始讓他學鋼琴。“知道嗎?莫紮特在你這個年齡時,已經學鋼琴了,現在他已經成為著名的音樂家,到處開演奏會。”父親總是這麼對貝多芬說。
的確,當時莫紮特還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但已被認為是著名的鋼琴家,他與他的姐姐在德、奧、意、法等國開音樂會,收入相當豐厚。貝多芬的父親也想把貝多芬訓練成音樂神童,要他開演奏會賺錢,所以對貝多芬的練琴要求很嚴格。
當時,貝多芬的年紀還小,很想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到小溪邊抓魚,到野外捕蝴蝶、蜻蜓等,可是他的父親卻從不允許他這麼做。他整天盯著貝多芬練鋼琴,有時晚上喝醉酒回家,還叫醒貝多芬練琴。像這樣艱苦的練琴,使幼小的貝多芬不得不處處逃避,父親更是以打罵強迫他。母親有時看了不忍,保護著他,可是父親卻罵道:“我是音樂家,我想怎麼教育孩子就怎麼做,你少囉嗦。”
鄰居也說:“太可憐了,路德維希才4歲,即使要做音樂家也不應該這麼折磨孩子啊!”
有人還當麵勸他的父親,但是父親從不理會,反而對貝多芬的要求更加苛刻,一彈錯就大聲責罵。每當練完琴,貝多芬就到廚房找媽媽,她總是默默地抱著可憐的小貝多芬。
直到上了小學,貝多芬才真正地鬆了口氣,至少在學校中,可以脫離練琴的夢魘。貝多芬常常逃開父親的嚴密監視,跑到閣樓上眺望美麗的波恩街。他站在床邊遙望街道、廣場上玩遊戲的小孩,想著自己如果也在其中該有多好,但這是不可能的。
1778年3月,貝多芬的父親在科隆給貝多芬開鋼琴演奏會,地點在音樂學校的大廳,票價是一塊弗羅林。他在音樂會海報上虛報貝多芬的年齡是6歲,其實貝多芬當時的年齡是7歲零3個月。貝多芬的父親大概認為年齡說得小一些,這樣比較像天才兒童吧。
貝多芬的童年就這樣完完全全生活在音樂的世界裏,既不懂小孩子的遊戲,也沒有同齡的朋友。貝多芬常常到萊茵河畔,望著那滔滔的流水,清澈的天空中,鋪著棉花糖似的白雲,倒映在水麵上。忽然,不知道從何處傳來一陣美妙的曲調。啊!那是自然演奏出的音樂,霎那間,貝多芬忘記了一切,出神地聆聽那奇妙的大自然曲調。
當貝多芬十一二歲時,他開始跟著不久前到波恩的作曲家、宮廷管風琴師、指揮家克裏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老師學鋼琴和作曲。奈弗老師很有學問,他本來是小歌劇團的指揮,來波恩表演後被人看中,被聘為宮廷樂師。貝多芬跟奈弗老師學鋼琴的時候,才第一次真正領悟到音樂的美妙和深奧,以及學習中所得的喜悅,奈弗老師可以說是貝多芬的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