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剛才不是計劃好打鬼子的中間腰部的嗎?怎麼現在改成打鬼子的尾巴了?”一個排長不解,問道。
“是的,剛才我又仔細想了想,覺得打鬼子腰部將鬼子的這個一字長蛇陣給攔腰截斷雖然效果不錯,但我們的兵力實在太少,而且在這種地勢中,即便得到了充足的兵力,攔腰截斷後,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分割開來的鬼子全部消滅,因為周圍的地勢實在不適合大批部隊展開來,經過思考,我覺得還是該打鬼子尾巴處的輜重和炮兵穩妥,那些鬼子兵比較好打,更有成功的把握,而且幹掉炮兵和輜重兵後,就能大大減輕鬼子炮火對我們陣地的威脅,再讓守山口的兄弟們堵住前麵的鬼子步兵,那這場伏擊戰就算不能全部消滅這些鬼子,最起碼有也能打得鬼子元氣大傷的!”李連長確實不錯,能夠在實戰中根據戰況的變化及時改變戰鬥部署,這一點是一個優秀前線指揮員的必須具備的素質,這個時候,敵人已經逼近過來了,再向上級請示時間上肯定來不及了,隻有作為一線指揮員隨機應變了。
以前大多數****部隊之所以被突然撲上來的鬼子打得措手不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個大多數****部隊指揮官不善於隨機應變,還有****部隊普遍戰鬥意誌不頑強,往往是陣地一點被日寇突破,便會立即出現全線崩潰的現象,而這次橋本鬼子碰到的不是一般的****部隊,而是韓非帶著的特種兵加強團,可沒那麼容易拿下的了,這些特種兵可是一個個硬骨頭,橋本不崩掉幾顆牙要想順利通過棲霞山?做夢去吧!
那些手下接到命令後,立即開始行動起來,眼看著鬼子就要過來了,再不迅速行動估計就要失去最佳戰機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而行動遲緩,拖拖拉拉的,則是很致命的,一旦失去戰機,那將要付出幾倍的鮮血和代價,有時候可能就要徹底喪失優勢,被敵方擊敗!
李連長帶著第一隊的兄弟們立即下山,朝鬼子先遣隊這邊撲來,這次戰鬥的成敗就在這個引誘鬼子的行動上,如果誘敵成功,則就已經有了這次戰鬥六成的勝算了,那些鬼子雖然人多勢眾,但隻要被引進道棲霞山這裏的山口裏來,那就由不得他們說話了,他手下的那些裝備著狙擊槍的神槍手們就能打得鬼子滿地找牙的,而一旦第二和第三隊的兄弟們成功襲擊鬼子輜重和炮兵得手,那就能徹底封住這批鬼子的退路,到時候就看自己的手下能不能在棲霞山這裏堵住鬼子多少時間了,鬼子除了逃命和拚命突圍以外,將無路可走!
李連長帶著一隊人馬衝下山來,發覺前麵已經有鬼子隊伍衝上來了,打頭的正是那兩輛鬼子裝甲車,吐著炙熱的火舌,正拚命朝路兩邊掃射著,裝甲車上的那兩挺12。7毫米重機槍子彈所到之處,那些草木全部被掃倒在地,附近草叢裏不要說藏著人,估計凡是喘氣的都被這樣猛烈的掃射給打成蜂窩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