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謝家眾多子嗣中,謝道韞是最具有人文情懷和詩人氣質的一個。她的父親是謝奕,謝安是她的叔父。謝道韞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自幼聰明好學,口才在兄弟姐妹中首屈一指,頗受長輩們寵愛。
有一次,叔父謝安問謝道韞:“道韞,你覺得《毛詩》中哪首詩寫得最好?”謝道韞答:“周朝賢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國的尹吉甫寫的《民》一詩最好,其詩‘詞清句麗,穆如春風’。”謝安一聽,竟然和自己不謀而合,心想此女果然是個天才。謝安當即提出表揚,稱道韞頗有“雅人深致”。
一天,她和兄弟謝朗與叔父謝安一起談論詩文,突然窗外飄起了大雪。謝安要他們用詩來回答“何所似也”。
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
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聽了大為讚賞。當時的人都稱謝道韞為“詠絮之才”。
後來,謝道韞嫁給了王羲之的大兒子王凝之。
有一天,王羲之小兒子王獻之在客廳裏與眾賓客談議辯論,眼看就要理屈詞窮,窘迫異常。這時,從後院走來了儀態嫻雅的謝道韞,說:“我替小郎解圍。”
在封建社會,女子是不能跟男人們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的,所以謝道韞站在屏風後麵替王獻之申辯。她的見解和辨才,使四座歎服。
謝道韞嫁到王家以後,她的名氣也從娘家傳了過來。同郡一個叫張玄的人,有一個妹妹也很有才華。張玄每次聽到人們稱許謝道韞時,就極力誇獎他的妹妹,說她的文才可以與謝道韞相比。同郡有一個叫濟尼的人,就分別去了王家和顧家(張玄妹妹的夫家)與她們兩人見麵交談。人們問他印象如何,他說:“王夫人神情疏朗,儀態嫻雅,頗有學士風度。顧家婦人清心玉映,隻能算閨房秀女。”
這一來謝道韞的名聲就更大了。
天有不測風雲。後來,王家遭到孫恩之難。謝道韞聽說她丈夫和幾個兒子都被孫恩殺害了,就命令丫環用轎子抬著她出門。她拿著寶劍,把來她家的亂兵一連殺了幾個,而她自已終被孫恩手下的人俘虜了。她的外孫劉濤當時才幾歲,孫恩想殺害他,謝道韞說:“事情出在姓王的家門裏,怎麼牽連其他族姓的人!如果你一定要殺劉濤,我寧願先死在你的刀下。”孫恩雖然歹毒,這會兒也張口結舌,無話可說,於是放了劉濤和謝道韞。
從此以後,謝道韞就一直寡居會稽,整日悶悶不樂。
當地太守劉柳早就知道謝道韞的大名,又聽說她現在住在會稽,就慕名求見,希望同她會麵,交談交談。謝道韞也常聽人說起劉柳,是個正直而有才氣的官員,就沒有拒絕。
劉柳來的那天,謝道韞穿著白色的短衣,坐在帳中,劉柳衣冠整齊,坐在另一張床上,主賓二人一問一答。
謝道韞談吐雅致,風韻高邁,先說家庭裏的事,慷慨流漣,又談及國家大事,言之成理,侃侃而敘。劉柳回去後感慨地說:“確實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出色人物,觀察她的言談舉止,使人心服口服。”
謝道韞寫了不少文章和詩,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多。現今保存下來的僅有《登山詩》、《詠鬆詩》、《詠雪聯句》和《論語讚》等詩文。
說起魏晉時的女性,這“賢媛”實在不少,但謝道韞,無疑是魏晉風度中,女性的最傑出代表。她的身上深深浸潤著魏晉士人的寵辱不驚和超邁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