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王佐之才(三)(1 / 3)

聽著兩人含糊的應答,一時間倒是讓另外三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心中都在猜測二人這是說的什麼暗語。不過很快想起,問題應該就出自剛剛那個有些神秘的盒子。

由此,此刻哪怕猜出薑麒有辦法說服荀彧的戲誌才,都無比好奇想要知道那盒子放著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還好荀彧也沒打算買關子,片刻後便揭曉了答案,隻見荀彧如同變戲法一般,從袖口中抽出剛才那副畫卷雙手遞上,同時說道:“請君侯不吝賜教。”

“那有何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先生指教。”薑麒麵對神色正經的荀彧也不再嬉笑,收起神情後,接過畫卷在手掌間轉了一圈,遞向了不遠處的荀攸。

荀攸心領神會也不拖拉,快步上前接過畫卷,接著讓陳群幫忙慢慢展了開來。可惜神秘的畫卷並不神秘,展開的一刻幾人也看清了,這不就是今早那送去的那副圖嗎?

雖然在全部展開後他們看到了多出的題跋,不過細細一思量,又覺得如若荀彧是看到這題跋出來的,還是有些牽強,接著三人將目光投向了正氣定神閑的薑麒。

“諸位所見便是我大漢十三州,不過在麒眼中並不這麼認為。”薑麒來的圖前,首先仍出了第一個觀點。

看了看在場皆蒙頭苦思的幾人,薑麒指著畫繼續道:“麒是當兵的出身,作為帶兵將領,戰時並不會在乎一城一地得失,所以在麒眼中大漢可以劃分為幾個地區,在這些地方任意一處站穩一地,便可覆蓋至所有地方”

“一者江東、二者蜀漢、三者中原、四者河北、五者幽遼、六者關內、七者並涼!”

“戰國、、、、”荀攸有所頓悟的開口道,薑麒指出的格局不正有春秋七雄的影蹤嗎。

“那君侯是想做強秦了?”荀彧根據薑麒所指同時也明白了薑麒為何會選擇河套之地了,根據麵前所舉,幾乎已經說明他想依靠西北之地強大自己並有所圖謀。

“非也!”薑麒搖了搖頭“麒隻想為大漢守住國門而已,諸位皆知,去年太平道叛亂已經抽掉了大漢最後一絲力氣,如若此刻有強敵入侵,那定是雪上加霜。”

對於薑麒的解釋荀彧並不打算就此結束,接著反駁道:“聽說羌人幾乎打到三輔之地,那君侯為何不去鎮守京兆尹,反而去向別處喃。”

薑麒苦笑著搖搖頭道:“文若覺得麒如若到達三輔之地後還能全身而退否,如今朝中奸佞視麒為眼中釘肉中刺,如若麒一擔發兵,下場肯定不如盧郎將,倒時麒一無所有,更可能身首異處,那還何談報國”。

薑麒說的或許就是領軍將領的悲哀,曆朝曆代以來出生入死的將領,流血又流淚的簡直太多了,他們百戰而來的功績,根本抵不上那些整日玩弄權勢、禍國殃民的奸佞。

荀彧微微頜首表示讚同,接著上前一步,在地圖上指著那條並不醒目的‘幾’字型地區,問道:“那君侯為何不選擇其餘地方,而偏偏選擇這蠻荒之地?"

根據荀彧指示,荀攸等紛紛將目光鎖定了圖上所指地方,雖然跟隨薑麒時間並不算太長,但作為謀士,他們也十分清楚那是個什麼地方。

‘河套’一個早以被大漢忘記的地方,一見此處,幾人也明白了為何早上薑麒雖然沒有選擇他們提供的地方,但卻心情大好。隨後自然也明白了為何荀彧會看到這副地圖後走出來,清楚一切,荀攸幾人不禁有些責怪的看向荀彧。

根據荀彧所指,薑麒扶手而立,凝視著大漢地圖說道:“文若兄所示幾處確實有獨到之處,不過麒並不想偏安一地、苟且而活,我想文若兄也必是如此想法,大丈夫在世當轟轟烈烈,雖然如今太平道以不成氣候,但諸位都可以看出,如今大廈隨時都有傾倒之相,麒不才,雖做不了擎天之柱,但也想為泱泱大漢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