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時辰差不多了,剛傳來消息,賓客也以開始陸續到達。”隨著一個好聽的聲音響起,躺在浴桶中閉目沉思的薑麒睜開了眼睛,看了看正微笑著提醒自己的貼身丫鬟琴兒。
“更衣吧、、、”薑麒微微頜首,赤裸著走出了浴桶。
這段時間沒日沒夜的應酬,讓他疲憊不堪,剛剛不過練了半個時辰的武,卻已經累的他連在沐浴都差點睡著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兩個貼身丫鬟琴兒、樂兒,也已經沒有當初見到時的手足無措。如今哪怕薑麒剛剛沐浴出來赤裸這身子,兩個小丫頭除了心跳有些加快之外再不會緊張。
很快兩個配合默契的小丫頭,為薑麒穿上了一身公侯才能擁有的祭服。而今天薑麒之所以如此隆重,又是沐浴又是穿盛裝,雖非他又加官進爵了,但今天卻是代表他即將成年的日子。
今天薑麒將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行‘加冠禮’。
周禮中記載男子二十而冠,一般情況下都是男子二十歲後行加冠禮,同時在冠禮後便預示這個男子正是成年了,當挑起男兒該有的重擔。
不過也有例外,如同少年君王要親政便可提前行冠禮,如今這大漢天子劉宏也就是十五而冠。又比如薑麒這種有官職在身的少年也該提前行冠禮,所以薑麒雖然隻有十八歲,但已經是到了必須行加冠之禮的時候了。
冠禮對於一個男子來說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自然行冠禮規矩也就比較多。首先行冠禮都選擇在二月,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如果十日內沒有吉日那必須推遲到下一年,然後將吉日告知親友。
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讚冠”者協助冠禮儀式,行禮時,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賓及受冠者都穿禮服。
加冠禮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每次加冠畢,皆由大賓對受冠者讀祝辭。祝辭大意謂:在這美好吉祥的日子,給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飾;請放棄你少年兒童的誌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儀,培養美德;祝你萬壽無疆,大福大祿。
然後,受禮者拜見其母。再由大賓為他取字,周代後通常取字稱為“伯某甫”(伯、仲、叔、季,視排行而定)。
禮畢主人送大賓至廟門外,敬酒,同時以束帛儷皮(帛五匹、鹿皮兩張)作報酬,另外再饋贈牲肉。
受冠者則改服禮帽禮服去拜見君,又執禮贄(野雉等)拜見鄉大夫等。若父親已歿,受冠者則需向父親神主祭祀,表示在父親前完成冠禮。祭後拜見伯、叔,然後饗食。
薑麒今日舉行冠禮選擇的地方放在了薑家家祠之中,原本薑麒是想同也該舉行冠禮的薑風、薑波、薑興以及趙雲、張飛、童飛一起舉行加冠禮的,但後來在祖父建議後隻好讓他們幾人隔後兩天舉行。畢竟如今薑麒的身份是他們的主公,如若一起舉行卻是有些不合。
當確定受冠地點、觀禮人數,後新的問題又來了,因為薑麒與父親的決裂,在主人位人選上犯了麻煩。雖然薑麒早以當自己沒有父親,可他也不能對著靈位拜不是。
最後在薑麒一再堅持下才勸服母親獨自擔任,同時大賓薑麒也請出了祖父擔任,畢竟他如今的官職請誰擔任都有些麻煩。
至於讚者薑麒原本是邀請的蔡邕,薑麒如此的目的也是希望借此機會緩和矛盾,雖然那日負荊請罪後蔡邕已經表示不再追究,但薑麒還是想更進一步,畢竟他心中還是有些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