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啟稟將軍,叛軍全麵潰退,周慎將軍以沿路掩殺……”
“報……”
“啟稟將軍,袁滂將軍請命是否開始撲滅大火……”
“報……”
“啟稟將軍……”
當袁滂領著援軍進入戰場之後,邊、韓大軍再無翻身之力,麵對突然的大火、鋪天蓋地的漢軍,叛軍士氣低落,很多甚至沒有反抗便被擊殺。
大局已定,薑麒將收尾之功交於袁滂後,進入了新築的中軍大帳中,雖然大局已定,但作為主將,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著才天明,那進進出出稟報的親兵,便顯示著薑麒的忙碌。
“報……”
“啟稟將軍,孫堅將軍攻破郿縣,斬獲三千,物質無數,請求再戰。”
“起令,孫堅即刻結營收攏物質,休整人馬,等待命令。”
接過最新戰況,薑麒驚訝孫堅的戰鬥力,沒想著牆高城厚的郿縣,居然才兩個時辰便收複,不過隨後薑麒並沒有同意孫堅的請戰,在他的計劃中,會親帶三萬人馬西進,作為計劃中的先鋒,薑麒是要用他攻堅的。痛打落水狗,已經有董卓和周慎去做了。
“子龍有消息了沒有。”放下戰報,薑麒再次擔心的對戲誌才問道。
“還沒有,不過算時間鮑郡守應該與之會和了。”戲誌才看了眼對他搖頭的助手周瑜,低聲稟報道。
“再派探馬,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惱火的再次拍了下桌案,薑麒厲聲道。此戰雖然勝了,但如果趙雲戰死了,那完全就功不抵過了。
“諾!”戲誌才也知道薑麒的心情,趕緊揮手讓周瑜再去傳令。
“主公,楊刺史求見……”周瑜剛離開,一個碩大的身影入內擋住了薑麒的視線。
“請……”戰事逆轉,此刻涼州刺史楊雍來作何,薑麒再清楚不過,當即示意典韋通傳。
得到通傳,一身官服的楊雍趕緊整理了下衣袍,忐忑的進入了中軍大帳,哪怕薑麒算得上他兒子輩,但他還是有些擔憂今天的請求。
作為火線上任的刺史,楊雍有苦難言。
自從從上任刺史宋梟手中接過官印,他便是各方奔走平叛,沒有過過一天踏實日子。眼下戰事逆轉,本來是件好事,奈何著數月與薑麒的相處,他卻捉摸不透著小家夥的心性。
就像著突來的戰事一般,試問著平叛大軍中各級將領,那個猜得透薑麒敢如此一戰,而且還贏了。
可看著大軍開始反擊,作為刺史,楊雍自然不能坐視,至今沒有接到命令,望著撈軍功的機會也隻有毛遂自薦了。
盡管害怕薑麒的喜樂無常,他也不得不來求情薑麒調軍,親自收複失地,不然著刺史的位置怎坐的穩。
麵對恭敬行禮的楊雍,薑麒倒是沒有多言,一聽他的請命,薑麒也沒有拒絕,必定作為刺史,做這些收尾的工作再合適不過。
而且薑麒他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糾纏零星的叛軍。如果讓他親自去各個郡縣平亂,完全就殺雞牛刀了。
隻是作為無利不起早之人,薑麒肯定不會放過見縫插針的機會,當即便提出保護族地的要求,伺機為戲誌才舉薦。
一聽薑麒建議,楊雍想都沒想,當即表示願意保舉戲誌才為漢陽郡守的事情。
交易順利,各取所需,當楊雍走出中軍大帳之時,已經一掃陰彌,意氣風發,轉眼間便成了手握五萬郡兵的將領了。
回頭看看正忙著的薑麒,楊雍不禁有些發愣,似乎眼下著隨和的薑麒,跟以前那暴躁的模樣判若兩人。
“主公、為何將各郡兵馬都給了楊雍,此人誌大才疏,可不是領軍之人呀?”麵對得意滿滿而去的楊雍,戲誌才有些疑惑的問道。
“誌才兄呀,麒如何不知,不過眼下戰事微妙,如若不盡管抑製逃走叛軍的反撲勢頭,此戰可能會功虧一簣呀。兄長想想,如今著楊雍身為刺史,除了他,還有何人能比之更合適主持各郡反擊,袁執金吾還是周慎,或者董卓?”
“哎,也是,袁老久在京城許久未戰,周慎莽撞,董卓倒是合適,奈何職位不夠。”戲誌才也感歎自己天真了。
“放心吧,著收複各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鮑鴻鎮守扶風,我軍後路是無憂的,待今年擊潰邊、韓殘部,來年便可結束了。”薑麒起身看著西涼的地圖沉著道。
“主公還要戰?”聽薑麒口氣戲誌才道。
“盡管沒有最終確認,但麒可以肯定,敵軍逃走的精銳在三到四萬,這些可都是精兵,如若不除,最多三年,他們必定還會卷土重來的。”薑麒踱步間道。
“可眼下已然入冬,再戰一來地勢不利、二來天時不和,恐危呀主公。”戲誌才緊張的勸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