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何氏風雲(1 / 3)

何進字遂高,南陽宛人。出身屠戶,先喪母,其父何真再娶,生有一子二女,後何真早世,何進唯拿起屠刀,養育一家五口人。

數年後,同父異母之妹,被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帝。何家方才告別市井,何家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任潁川太守。

光和三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後,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黃巾爆發,何進被任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於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衛京師。因其破獲張角的部下馬元義密謀起兵,因功而進封慎侯。

從此外戚何進之羽翼日豐,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能從屠夫走至今日,可謂時也命也。

不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作為出頭的椽子,何進意識到,因為曆代朝中外戚之威脅,他漸漸成了皇帝、宦官集團之心腹大患。

特別是近年,皇帝聖體每況愈下,對之忌憚更是與日俱增。

就如,方才新建不久之西園八校,哪怕沒有明言,然讓蹇碩為上軍校尉,督率司隸校尉以下,包括他大將軍也歸領導,便是信號。

就算八校中有四校尉是他的人,可如今天下紛亂,說不定哪天他一出征,一切勢力便土崩瓦解了。

也預料到了此,前些日子剛剛得權,意氣風發的蹇碩就與各常侍共說劉宏,要派他何進西擊王國、韓遂。

劉宏聽從意見,賞賜兵車百輛,虎賁斧鉞。還好府中謀士不少,當即建議,奏請派袁紹東擊徐、兗二州鎮壓叛軍,隨後再言要等袁紹返回來,就出兵,借此拖延時間。

著一拖,皇甫嵩也是夠給力,隨後打得西涼王國、韓遂大敗。

不過,著躲得了一次,如今到處烽煙,第二次還有沒有如此好運,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不止外憂,最讓何進擔憂的還是那便宜兄弟何苗,如今當上車騎將軍後,與那宦官是走的越來越近。前些日子更是做主,將最小的妹妹嫁給了張讓的從子,那個當年被薑麒打得瘸腿的小子。

其意昭然若揭,大有上位奪權的勢。而麵對此皇帝、皇後似乎還很高興,更讓何進不安。

為此,接連數日,何進都將心腹、謀士聚於一起,以商議國策之名義,商量如何應付心腹大患十常侍。

而還別說,隨便問及世人,皆言著除掉十常侍,還真的能以國家大事來形容。

當年為河南尹時,何進便知早晚會成為十常侍心腹大患,故采納親客張津之言,選拔賢良的人才,為自己所用。

如今武將袁紹、袁術、曹操、淳於瓊,謀士逢紀、何顒、陳琳、鄭泰、王匡等皆能助其一臂之力。

似乎隻要一聲令下,便可定下大事。可想起當年大將軍竇武、陳番之事,何進又是猶豫不決。

時至近午,位於城南之大將軍府、議事之廳,已然如舊,分列而坐,謀士、心腹議論紛紛。

“大將軍聽聞近日有言,幽州牧劉伯安到任後,派使臣到鮮卑部落,遊說丘力居等反叛之異族,以自動歸降?”文士之列中,一發須皆斑駁之士,手捧書簡,發聲道。

其人姓鄭名泰,字公業,乃剛入大將軍府之謀士,如今甚得何進之意。

聽及詢問,近些時日因政務又添憔悴的何進,略微思索,隨後淺喝案上之茶,緩緩道:“公業所言非虛,雖未有確切奏報,然著劉虞以前便任過幽州刺史,在期間,為政寬仁,深得人心。主張以懷柔對待異族,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皆有崇高威望,百姓傳唱歌謠以讚頌,以如此威望,異族歸降也屬正常。”

“正如大將軍所言,也正因為劉伯安在幽之威望,當初個州推舉州牧之時,著幽州牧之選方才未有二人,雖然著幽州張純等叛賊,氣勢洶洶,然有劉伯安之德,再加公孫瓚之勇,幽州輕鬆可平。”接過何進之言,武將之列中一個不起眼之士,言語道。其非他人,便是如今何進之愛將曹操、曹孟德。

說來著曹操如今在洛陽也是個風雲人物,當年黃巾之亂,因功不過一濟南相,這才不過數年便脫穎而出,先是受東郡太守、後又拜議郎,如今更是赫赫有名的八校尉之一。而作為宦官之後,如今卻鐵跟著何進與十常侍為敵,也算獨一份了。

“也還好,有劉伯安平定幽州,不然著十常侍定又會以此,讓大將軍領兵北上了。”前者剛閉,如今何進之首席大將袁紹、袁本初當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