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新兵呂羊(1 / 3)

曹操、王匡連遭重創,上萬義軍死於西涼鐵蹄之下,屍首成山,血流成河。

不過對於當權者而言,那些生命似乎並沒有可惜,不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亂世中人命根本就不如狗。

一戰全軍覆沒,作為梟雄曹操、王匡,並沒有就此氣餒,一蹶不振。

隨後一人去了沛國,一人回了泰山郡。準備卷土重來,事實也證明,很快二人又募得數千人馬,重返戰場。

亂世募兵,並非難事,可以說隻要有口吃的,大旗一拉從者如雲。

當然,個別地方除外。那裏的募兵,可要嚴苛的多。

晉陽,北方曾經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城池位於晉水北岸,懸甕山東側,牆高城厚,人口密集。

可也是因為是一大城,兵荒馬亂的年代,它怎麼能逃脫戰火的光顧。

近來最嚴重次,莫過於兩年前南下犯邊的須卜南匈奴,那一戰晉陽損失慘重,就連駐守此地的並州刺史張懿也慘遭殺害。

還好,命運多舛的晉陽經曆風雨之後,迎來了新的機會,當城頭升起麒麟大旗後,絡繹不絕到來的人馬、物質,給予了傷痕累累的晉陽城新的生命。

特別是當一封告示掛於城門,宣布晉陽為並州新治所後,晉陽重生了,城牆上戰火的斑駁被粉飾,燒毀的房屋被修複,糧倉被填滿,市集也在商販的吆喝下變得繁華,不過區區兩月,昔日的繁華似乎又出現了。

戰火重生,來之不易,特別是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百姓,他們多麼希望這份幸福,更持久一些。

隻是要維持這份希望,可不是說說便是,那需要晉陽城中百姓共同努力。

二月末,當晉陽取代離石成為並州治所,正式啟用後,晉水之畔一座兵營拔地而起,在那轅門處一麵‘募’字大旗,隨風而動。

晉陽因為新定為治所,瑣事繁多,比之並州其餘郡縣,此地的募兵大旗乃最後豎起,不過因為是大城,募兵三千之數卻不少。

並州自古出精兵,民者多彪悍。論及緣由,自然與其地處邊關分不開,為了保命,青壯多會拳腳。

可惜年年天災、兵禍,百姓流失嚴重,比之薑家軍號稱西河、溯方兩郡便取新軍十萬。對於新收服的太原、上黨、雁門、上郡四郡,薑麒卻隻敢言募兵三萬。

還好雖然募兵數有些淒慘,但薑家軍戰旗拉起的時候,百姓投軍的熱情卻不小。畢竟薑家軍士兵待遇是天下罕有的,什麼安家費、減稅賦、發軍餉……著都是別處遙不可及的。

如同前兩日,當晨光漸起之時,晉水之畔的募兵處又圍滿了百姓,有看熱鬧的閑漢,也有躍躍欲試少年。

轅門之側,數張桌案後,身著半身甲的文書奮筆直書,不斷將聽到之言紀錄於一塊塊簡陋的竹牌上。

“姓名!”“李充……”“年紀!”“十九……”“籍貫!”“晉陽本地人……”“可有嗇夫所出文書?”“有……”

自古從軍,便有花名冊,新兵入營,點驗難免,隨著簡單書寫個人資料,案後的文書看了眼麵前一副幼嫩之貌的少年,依稀想到了當初的自己,末了遞出了手中條狀之牌,並道:“進去吧!這是你的手牌,拿好證明文書入營,如果通過體測,會有真的軍牌給你,到時你就是一名新兵了。”

“多謝將軍!多謝將軍……”聽到通過點驗,誠惶誠恐的少年激動不已,連連拱手興奮道。

“某家可稱不得將軍!如若入得軍中,不可胡亂叫之,某職什長也!去吧!下一個……”對於少年的失態,著文書到見怪不怪,這些天比之癲狂者多得是,隨後擺手道。

“姓名!”“呂羊……”“年紀!”“二十三……”“籍貫!”“冀州中山人士……”“來並州幾許,可有當地嗇夫所出文書?”“三年,有文書……”

點驗粗紀,問題相同,一遍遍重複,不過比之上一個幼子,當遞出手牌之時,文書多看了幾眼麵前異鄉投軍者,比之多是弱冠少年,明顯眼前號呂羊之人,不但年紀偏大,那八尺餘的身高、白皙的麵容,都有鶴立雞群之態。

“世家之弟?”出於好奇,文書隨後問道。

“破落戶而已……”麵對上下打量,並有懷疑之態,呂羊倒沒什麼不適,更沒逃避,隨意回答到。

“可會槍棒之術?”能做點驗之官,自然有過人之處,能不卑不亢者,自然有奇,文書隨口又問道。

“會一點家傳武藝……”呂羊沒有隱瞞,他那修長指間厚厚的老繭,瞞不過別人,點頭稱是道。

“既然身懷武藝,為何不到城中招賢館,那裏的晉升機會可比軍中快?”來人的誠實,多少消除了文書些許顧慮,隨後建議道。

“功名自當馬上取!易陽侯不就是我輩之範,呂某不才,當效仿!”麵對好意,呂羊沒有聽取,反而自信滿滿的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