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永恒的追求。哪怕是親人、朋友,也逃脫不了利益的牽絆。
薑麒、袁紹。號好友,當年曾把酒言歡、相靠而戰,可當有一天出現利益衝突時,會如何?是如世人的膚淺,還是聖人的高尚。
“主公??真的就下令準備發兵了?”晉陽城門前,送走高興中帶著愁容的許攸,荀彧似笑非笑的問道。
“叔父可知我心?”荀彧是聰明人,沒有事情能隱瞞他,而且也沒有必要,薑麒笑著回頭看著這個比自己大幾歲,卻因妻氏大他個輩分的智囊道。
“眼下並州新定,百廢待興,彧能理解主公為何不發兵,故彧覺得主公答應許攸出兵有些奇怪。可如今答應了卻按兵不動,恐怕會失信天下,得不償失……”在私下裏薑麒一直稱自己長輩,荀彧早已習慣,當然也是著層關係,他便沒有顧忌的說道。
“失信天下??是呀!言而有信,大丈夫所為,如若失信天下,恐怕我並州官署都不放過麒。可相比起口口忠義,卻各懷心事的忠臣,失信並非有意。”聽到荀彧疑惑,薑麒雖未明言,卻語中承認道。
“主公是看不上關東義軍?所以一直沒有響應?”一句口口忠義,以暴露太多怨氣,荀彧敏銳的捕捉道。
“義軍??哈哈哈!一群烏合之眾,何言成軍!”並沒有否認心中想法,薑麒冷哼道。
“主公太偏激了吧?著各郡義軍,雖非名將統帥,然也是正義之師,再加上擁有名士無數,想必也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作為謀士,關東義軍的弱點,荀彧自然能看出來,也同意薑麒提出的義軍合兵之建。不過對於薑麒的不屑,他還是善意的提醒道,並不希望薑麒目空一切。
“一戰之力,麒並不否認,如現駐紮魯陽的孫堅,治軍嚴謹、其軍之勇,便不在薑家軍之下,隻要運用得當,以其一軍便可攻入洛陽。可惜從曹操的全軍覆沒,再到王匡。麒隻看出眼下的義軍,雖然名義上是聯軍,其實卻各自為政、互不相助。哪怕是袁紹,他也在坐視王匡勢弱,以達到盤踞河內的目的。”可荀彧的委婉薑麒卻看不在眼中,更是痛訴其中緣由道。
“主公意思是言,袁紹此次遣使而來,其目的並不是所謂的聯合抗董?”聽到薑麒的心裏話,荀彧明白些許,隨後附和道。
“袁紹其人,雖好是禮賢下士、樂善好施,可卻是極有野心之人。而且可說今日照成董卓奪權,其還有一定責任。想當初董卓登門尋我密謀洛陽政權之時,麒就再三想約見他,想乘著董卓兵馬未至一舉鏟除,可他袁紹卻根本避而不見,不知是怕麒入朝威脅到他地位還是什麼。更何況現在,河內新敗,他不可能會好心的讓麒此刻出兵的。”麵對心腹謀士薑麒也沒有什麼好隱藏,說出自己想法道。
“彧明白主公意思,主公是怕袁本初以主公之力量,作為擋箭牌,不但可以直接保存實力,更對付董卓,最後兩敗俱傷之後,對並州不利。”話說的如此明白,荀彧如何看不清楚,當即稱是道。
“我並州一州是小,麒擔心的是,如若此刻出兵與董卓鬥的兩敗俱傷後,天下會如何!叔父想過沒有,為何著天下諸侯口口聲聲討董,卻又按兵不動哪?”與聰明人說話並不費勁,薑麒隨後再深入道。
“主公是懷疑眾人都在觀望、保存實力以圖謀不軌?”荀彧明白般的回應道。
“眼下烽煙四起,當年靈帝恢複州牧製,讓地方州牧可以行兵事,以注定各地諸侯實力大漲、割據一方以成定局。不說此刻的麒,就是皇親國戚如幽州劉虞、益州劉焉、荊州劉表,也是各懷心事。此刻如若董卓敗了,叔父以為如今的袁紹、袁術、張邈等人入朝掌權,就會還政與小天子?那不過第二個董卓而已……”薑麒徹底說出自己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