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書信(1 / 2)

第二天李斌坐在督造司裏正打著哈欠,書記員送來一封信,信封上寫著“督造司李大人收。”一手秀麗端莊的字體,他奇怪明朝也沒什麼人啊,打開原來是郡主來信,表麵寫了關心他的話注意身體,注意飲食之類。他急忙找火鐮,那知道古人沒有公用火鐮,都是個人隨身帶,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時代,這古人也活的夠累。隻有求助於書記員老王頭,看到他熟練地把蠟燭點燃,萌發出開火柴廠的念頭。

在火上一烤,字體現象出來,真佩服古人能用毛筆把字寫的那麼小,而且不失風骨,依然自成一體秀麗端莊中含有一種剛毅,柔中帶剛。“公子、皇兄對你的安排尚在觀察之中,且等機會。我憋於深閨你要救我,浪跡天涯人未知。”

李斌啞然失笑,這小丫頭鼓動我私奔呢,我走了大好河山便宜努爾哈赤了。找了張紙回信;李斌想個辦法用鵝毛做筆,硬筆書法李斌可是拿手,集宋體,楷書,草書風格迥異自成一體,他給郡主出主意解決她的問題唯有一人萬曆的母親當朝陳太後,雖然不是郡主親生母親女人一般向著女人。最後賦詩一首借了明末清初最有成就的詩詞作者納蘭性德的詩。《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伴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甛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這可是最大的殺傷武器,善詩文說明有浪漫的情懷,有柔情的一麵,是女人最看重的。明朝重文輕武的時代,一朝中舉雞犬升天,當朝進士是大家閨秀首選的目標。此文借思鄉之情來抒發對情人的思念,詩最後“無此聲”聯想白居易的詩“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典故,使文章更上一層樓情文並茂。

當郡主看到後激動的臉色粉紅,胸房跌宕起伏,拿著書信的手都在顫抖,詩寫的好,字寫的好,人更好(這是我說的),真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少女的情懷豁然敲開;原來是個有情有義,豐神俊朗,清新俊逸的君子。

有一件事奇怪,他說不善書寫,這字哪來的?這種事斷不會是他人代寫,難道他先抑後揚給我驚喜不成?想起在一起捉弄老道之事就想笑,真是個壞蛋,女人總是胡思亂想。

陳太後在萬曆初年,與首輔張居正,司禮監掌印馮保三座大山一起壓著萬曆皇帝,事事由張馮兩人做主,使皇帝基本上是個傀儡皇帝,也造成後來奇異的性格。後張居正病死,馮保被清算陳皇太後就不再幹政,但後宮還是一言九鼎;

郡主借給陳太後請安,說皇兄和鄭貴妃幹涉她婚姻,偏要人家考什麼進士才能論婚嫁;一來他連秀才都不是等考上進士猴年馬月。二來他也無心仕途。

陳太後聽的糊塗:“慢點,慢點你是看上那家公子了?”

“遼東總兵李成梁的九公子李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