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關內關外(1 / 2)

李斌提出幾點要求;一全部換裝,穿遼東士兵的服裝,李斌擔心有人借機造謠生事。二編入遼兵戰鬥序列,分散到遼兵隊伍裏麵,不單獨使用。三凡違犯軍紀者,給與處罰,重者殺頭,一視同仁。四戰事結束,返回蒙古,給予重金或土地、房屋、牛羊任其選擇。

也不知道王爺扶餘為了拍李斌的馬屁,給他們灌了什麼迷魂湯,蒙古士兵滿口答應,還表示不要任何賞賜,他們是為王爺、公主而戰。當時蒙古還是奴隸製社會,所有蒙古人都是王爺的奴隸,甘當奴才天經地義。

兩個媳婦都有野心,不知那兩個是什麼態度;有一次李斌同夫人親熱時問:“你想不想當皇後啊,君主和公主兩個蠢蠢欲動,你有何想法?”

“這個我還沒想過,夫君認為誰可以做皇後,那就是誰,爭也沒用。”

“這是你自己想的,還是有人教你的。”李斌懷疑朱員外給她出過主意。

“這還用教?夫君神仙似的人物,看什麼不是透亮透亮,心裏自然早有計算,何用我等凡夫俗子想。”

李斌沒想倒她想的通,幹脆不用動腦筋,懶的操心。卻是真正聰明的女子,玲瓏剔透,境界高人一籌,時常感歎家裏也是藏龍臥虎啊。

遼東從李斌回來召開第一軍事擴大會議;各軍團將領齊聚一堂,李成梁、熊庭弼、裴文中、李如桂被邀之列。碩鼠司介紹關內戰況;李自成在長安稱帝後,張獻中也在四川成都稱帝建立“大西政權”。目前京城守軍隻有麻貴的3萬人馬,薊縣2萬新兵訓練。義軍李自成被甲待戈,隨時都有可能進攻北京城。

李斌問:“如果義軍進攻多少天可以打到北京?”

“報遼王、從長安到北京有幾條路可走,最近也是最快的就是,走大同、陽和、宣府一帶,進居庸關攻占北京,山西總兵力在5萬之間,但都分散駐守,加之明軍糧草、糧餉短缺,士氣不振,已經有許多山西官員投靠義軍,這樣算來,三個月內義軍必然可以攻占北京城。”

對於這個判斷熊庭弼、裴文中斷不能接受,嗤之以鼻,李斌從曆史知識了解事實確實如此。

遼東巡撫裴文中介紹了遼東糧食生產情況;這幾年土地改革,使遼東沒有免稅田地和霸占土地的現象,所有人都分到了土地,人數還遠遠不夠,地多人少。由於東北冬長夏短,糧食隻能生產一季,番薯可以冬天種植,冬天收獲,妳補糧食不足,目前糧食已經積蓄了二千萬擔,應付遼東兵馬綽綽有餘。

加上高粱、玉米、大豆等副產品,遼東已經是豐衣足食,遍地是牛羊的富裕景象,特別還提到遼王前幾年免稅養民政策、鼓勵農商政策,深入人心,才會有後幾年的大力發展,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遼王還建立一整套獎勵軍功辦法,百姓都願意把子弟送到軍中效力,保家衛國,獲得戰功,光宗耀祖。得到會場上一片歡呼聲。

遼東知府李如桂進一步說明遼東的變化;以前都是關外向關內運輸物質,然後從關內換人參、貂皮、草藥等山裏貨,現在全顛倒過來,從關內運出的農產品到了關外轟搶一空,許多商家不知道從關外該運啥回來,往往空車而回,說一趟就賺夠本了,不需要來回跑。目前遼東的商業稅收每年是三千萬兩,是整個大明朝稅收的兩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