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兵不血刃(1 / 2)

李攀龍怒道:“你少來誑我,誰不知道福王就是一個傀儡,真正掌權,控製大局的乃是遼王。”

“就算你說的對,可名義上還是朱家的天下,我們出兵可是蓋著皇上的大印,你身為大明臣子難道不奉旨嗎?”

李攀龍一聽氣的半天說不出話來,手指著熊庭弼:“你、你。”

“李大人莫氣壞了身子,喝茶。我知道你在等援兵到來,先不說他們敢不敢來,就是來了,我們把闖賊50萬大軍打的四處逃竄,山東有多少兵馬大家心知肚明,不過十萬兵馬而已,明軍的戰鬥力連賊軍的都不如,何況跟我30萬遼軍比?你聽見城外的炮火,明軍有多少兵馬夠填的?”

李攀龍當然知道這些,做無謂的抵抗隻是盡臣子一片心意,顯示自己的名望,忠貞,將來人們說起稱讚他是英雄。這也是曆朝曆代文人墨客、忠臣們所盼望的事,用生命搭上成名的快車。讓熊庭弼一說,天下仍是朱家的,他為誰而死?為誰而忠?這種無名、無份的事他可不願意幹。

“熊大人請教一下,遼王為何不直接當皇帝,卻當攝政王?”

“王爺也是被逼無奈,當時賊兵李自成進城,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嗎?竟然縱兵搶劫、強奸婦女把個北京城鬧的烏煙瘴氣,還有甚者公然關押朝廷六部官員,說什麼追繳贓款。王爺不出兵北京城不知鬧成什麼樣子,你難道想讓賊寇李自成占領北京城,當皇帝,取得天下嗎?

李攀龍沒有正麵回答,卻說:“遼王為何不立太子為皇帝,卻把太子殺了,立福王為皇帝。”

“誰造謠太子被殺,這事有一說一;不光太子沒事,皇親國戚無一人被殺,有君主在,王爺他能殺嗎?福王這事比較複雜;一是萬曆對他有恩,福王救過他一命。二是當年拿了福王的錢,總給點補償吧。”

“照你這麼說遼王還有情有義了?那他為何不維護大明江山,真正讓福王立於朝廷之上?”

“唉、我何嚐不想大明江山永固,可你看官員腐敗,吏治荒廢,財政空虛,軍備廢弛,朝廷之上各家其說,無統一思想,大明朝已經從根上爛掉,加上天災人禍,百姓負擔不了沉重的稅收,反賊四起,鐵打的江山也支撐不住,改朝換代已成必然。沒有遼王,還有李王、張王誰都有可能取而代之。我就不信如果你有條件當皇帝,會讓給別人?”

李攀龍想想也是,那個男人不想大權在握,不想後宮佳麗三千。說:“你就別囉嗦了,遼王想怎樣?”

“濟南唯有投降一途,遼王保證決不濫殺一人,城內依然不變,你還可以做你的知府,不過德王的財產要充公,隻能過平民的生活,遼王不想再有什麼藩王,貴族之類。”

濟南城頭終於舉起了白旗,李斌命令所有部隊駐紮城外,同公主、王虎和五千五百遼兵人馬進城。李攀龍、熊庭弼、張澤清在城門恭候、行禮。

李斌回禮後一行人來到濟南府,公主退入內室,李斌坐在首位,右排坐著王虎、熊庭弼等將領,左麵坐著李攀龍、張澤清等明朝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