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看信得知;南明朝廷在兵部尚書、督師史可法建議下,由安徽總兵高傑、江蘇總兵黃得功領兵各5萬,攻擊山東。高傑出安徽打下棗莊從西路進攻;黃得功出江蘇占領臨沂由東路進攻,大有兩路夾擊濟南之勢。
熊庭弼隻管政務,安撫百姓,忙於田耕之事,並不熱衷招兵買馬,仍限於3萬兵馬,無法抵擋,步步退守,濟南危急,請速調李如梅將軍之部支援山東。
李斌脫口大罵:“這種事直接找我五哥就完了,還繞一圈花半月時間給我送信,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謝長順說:“王爺、不能怪罪裴閣老,發兵之事沒有您親口或禦筆,誰也不敢動,這可是大忌。”
李斌歎了口氣,官僚主義害死人啊,說道:“我寫封信,給五哥,就不要走京城了,你隨碩鼠司直接從此地去襄陽,路上小心,快去快回。”
謝長順每人三匹馬,輪流騎換,化裝潛入湖廣,經過千辛萬苦,渡過長江把信交到李如梅手上。
五哥安好:四川基本解決,大局已定,待恢複生產,糧食充足時,我軍將入湖廣,兩軍同時出擊,殲滅武昌洪承疇之敵。現山東濟南危急,速調汪錫率十萬大軍進入山東,任命他為山東都督,撤消熊庭弼都督之職,令他到西南四省任巡撫。命汪錫打敗來犯之敵後,兵出安徽,造威脅南京之勢。
另:傳信給水軍都督李俊速以青島為基地,供應軍隊給養,彈藥,隨即兵進連雲港,以探虛實。
這時的李如梅非同小可,河南在李岩治理下,風調雨順,糧食產量猛增,不時送新兵給部隊,李如梅現在擁兵近五十萬,可以說兵強馬壯,就是老訓練沒事幹,早就想進攻武昌,苦於沒有李斌的命令,不敢輕舉妄動。
見李斌來信,急忙調十五萬大軍給汪錫,讓他速進山東。此時山東局勢緊張,熊庭弼退守泰安,擋住了高傑的5萬明軍,而黃得功由臨沂一路攻破萊蕪,並不向泰安轉而攻向淄博,準備由淄博攻占濟南。
濟南現駐紮軍隊是五千鞍山兵,有三千支火槍,10門火炮,彈藥一般,正常配置,要對付5萬兵馬還是吃力。
濟南知府李攀龍經過這段時間也看出,在李斌的政策下,山東逐漸擺脫了饑餓,各行各業開始走上正軌,尤其對商業的稅收,使濟南城財政第一次有了富餘,繁榮景象逐漸顯露。認為李斌倒不失為明主,真正為天下人考慮,為百姓辦事的人。
這時傳來南朝兵馬進攻山東的消息,疑惑不解;南隸朝廷有如此強大嗎?李斌的火器他可是見識過,難道皇上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也有如此強大的火器?如果能這樣大明就不會亡,他內心深處僅存的維護舊製的心思,又開始一點點跳躍。
這一天濟南知府來了位舊相識,也是“後七子”(明末文學成就較高的七人)之一的吳國倫,東林書社創建人,現是南隸東林黨成員。見到李攀龍作揖道:“李兄近日詩興大發,一首《塞上曲》名揚天下,在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