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無奈看了汪錫一眼說:“自然是談判的,你說怎樣才會退兵?”
“史大人,戰事是你們惹起的,現在你說退兵就退兵,好像沒那麼容易吧,山東的損失怎麼辦?至少要賠償100萬銀兩。”
“你獅子大開口,不行,50萬兩怎麼樣?”
兩人討價還價最後商定60萬兩,汪錫目的已經達到,按李斌的指示,現在還不是對南明開戰的時候,北方剛剛安定仍不穩固,四川才打下,西南各省正在征戰,生產不足,糧草不濟,最後汪錫退守棗莊、臨沂一線,才算結束這場戰事。
熊庭弼到西南任職,路過重慶前來拜訪李斌。“王爺、在下辜負王爺一片期望,仍以重職在身,感謝王爺寬厚待人,定不負重望,治理好西南。”
“熊大人啊,你對前朝癡情,念念不忘,我又沒怪你,說明你是有情有義之人,我也說了很多遍了,你要把國家、個人、皇上三者的關係處理好,一個朝代的變遷總是有各種原因的存在,沒有我還有其他人,要與時俱進。你們文人讀書時就知道‘君為 輕,民為重。’怎麼做起來與說的不一樣呢?”
“這個、是在下愚昧,未讀好聖賢書,心中的牽掛無法放棄,也許是我老了。”
“少拿老來搪塞,你是不敢麵對現實,不敢麵對自己罷了。”
李斌還想跟他說些什麼,見謝長順匆匆走進來,手上拿些紙張慌裏慌張,急忙送走熊庭弼,問:“出什麼事了?”
“報王爺、陝西、甘肅有人造反,揭竿而起,事態嚴重。”
“還有這事”李斌拿過奏章看:原來是陝西有個叫王永強的,在陝西榆林起事,打出“反中複明”的口號;甘肅回民將領米喇印、丁國棟起兵造反。
李斌把眾將領召集起來,命令王虎、李定國率部伺機進入川東鄂西的變東,與在哪裏駐守的明軍劉體仁接觸一下,勿要盲動,相機行事,因為那裏山險嶺峻,易守難攻。命令紅娘子、高夫人率5萬人馬隨他到陝西、甘肅走一遭。
李斌攜夫人到了長安城,李如鋅垂頭喪氣地說:“九弟、你盡快派個文官來吧,我乃一粗人,陝西大小事一把抓,實在力不從心,結果出個榆林、甘肅事件。”
李斌當初讓他任陝西都督,就是看他有多大能力,盡可能發揮,看來是拔苗助長,反倒害了他。問道:“他們為什麼會造反?人數又多少?”
“大概幾千人,造反原因具體不祥。”
“你馬上命令手下調查,越詳細越好,你集合五千兵馬為前鋒立即前往甘肅,我解決完榆林的王永強後跟你會合。”
李斌速寫封信給裴文中,令他以內閣名義給河南的李岩下公文,讓他推薦一名官員任河南知府,然後盡快到陝西任都督,管理陝西、甘肅、寧夏三省。
留下2萬人馬駐守長安,李斌帶著紅娘子、高夫人趕往榆林,整個縣城被洗劫一空,幾個知府衙役正在詢問平民。見到李斌急忙跪下行禮。
“免禮了,你們調查的怎麼樣了?”
“報王爺、大概眉目是這樣;榆林本是窮縣,受災嚴重,幾年來並無稅收,朝廷上有規定免稅三年,期限已過仍收不到稅,知縣大人派衙門皂隸下鄉強收,沒有錢交稅的,便搶農戶的家禽,存糧、牲口來抵,連種糧都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