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小鐵疙瘩爆炸了,周圍的明軍被炸的死的死、傷的傷,有的身體被衝擊波飛向磊好的石塊,帶動無數顆大大小小的石頭朝山下滾。衝上來的大部分中國士兵躲閃不及,被壓死,隨石塊一起滾下山坡,擋在盾牌前。
這時大炮調整目標朝山頂猛轟,大批的中國士兵湧上來。守在陣地的明軍急忙給後麵的劉體仁發信號,要求支援,劉體仁派出5千援兵,爬到半路遭到炮火的阻擊,黑漆漆的鐵球在空中爆炸,裏麵的小鐵球像冰雹般灑向明軍,嚇的他們趴在地上不敢動。
大批的中國士兵拚命往山頂衝,火槍手早已選好位置,壓製著對方弓箭手,刀牌手舉著戰刀衝上了山頂,與明軍展開肉搏戰,又進入冷兵器的戰鬥,俗話說:“大炮不能上刺刀,解決戰鬥還是靠步兵。”
明軍一部分援兵也加入戰場,暫時有了優勢,而源源不斷的中國士兵逐漸加入戰場,雙方從平衡到明軍占優,又到中國軍隊的絕對優勢,都是瞬間的事,王虎親自帶隊攻上山頂,給士兵們增添了動力,指揮火槍手在旁側擊,支援刀牌手,穩定了陣腳,明軍開始頂不住了,被逼的往後退。
別說古代戰場,就說二戰中,軍隊的士氣都是保證勝利的前提,一旦軍心渙散、失去鬥誌神仙都挽回不了。劉體仁在後麵擂鼓助威,號角吹爛也擋不住明軍的潰敗,上山容易下山難,尤其是倒退著下山,接連摔倒使明軍士兵再也頂不住了,慌忙朝中國士兵扔出刀槍調頭就跑。
李斌留下少數部隊打掃戰場,大軍順勢追擊劉體仁,紅娘子、高夫人跟隨其後,她們兩人心中從原來的懼怕,到覺的也沒什麼,後來的震驚,今天一仗完完全全變成了崇拜,用四個字形容李斌-用兵如神。
總兵劉體仁帶著剩下的七千明軍,倉惶逃跑,這一仗敗的實在想不到,本來以為就是敗也會守個十天半個月,兵力消耗殆盡時,便主動撤退,誰知一天都沒守住,兵力損失大半,連家人都沒帶出來,心裏感覺空蕩蕩的。
王虎心裏憋屈,一年來幾萬騎兵成了擺設,無用武之地,全是步兵在折騰,這下可好了,終於走出山區放馬狂奔,幾萬騎兵完全亂了套,在曠野裏無盡的撒歡、跳躍,好像傾訴這些日子的不公。李斌讓他派出部隊占領各鄉鎮,掃清殘餘,正合他心意,派出騎兵四處掃蕩,不意間發現了劉體仁一大家族,從小到老上百口,四世同堂。
王虎急忙報告李斌,問要不要押到隊伍中,到時迫使劉體仁投降。李斌微微一笑:這個王虎我們還用這一套嗎?反倒命令他保護好劉體仁一家,莫要傷害。
劉體仁一路撤退,擔心家人,後麵追兵追的緊也顧不得許多,隻想退到官渡口鎮,據長江天險以圖再戰,實在不行退至武昌與洪承疇合兵一處。不過素來與洪總督不合,派別不同,自己在變東地區說一不二跑到武昌受他節製,心有不甘。
手下前哨報告:“總兵大人、官渡口已被中國軍隊占領,聽說是前大西軍李定國率領兵馬從建始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