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傷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心中滿是驚訝,心想丫的和你沒有關係你來和我新朝較什麼真?但轉念一想,九原大軍來此不會沒有目的,且聽一聽他王仁究竟是一個什麼說法。
張無傷微笑道:“現在整個天下都知道九原郡是大祁的屬地,今日你們如此興師動眾前來郾城,不是受了大祁的指使難不成是來做客的?”
王仁搖了搖頭:“世人皆以為我九原郡的人是屬於大祁的,更多一點的來說算是屬於獨~立的,今日這發兵郾城,也是因為郾城屬於我們九原郡的子城。其中的種種,想必王仁不再說陛下也應該就能明白了吧?”攻打匈奴?”
王仁點了點頭:“中原本就是大祁、大梁、吐蕃等國家的國土,但是麵對同樣的敵人,三個國家都沒有派兵支援,生怕自己剛剛派兵便被別的國家攻擊。如此內亂,不說同仇敵愾,王仁實在是汗顏啊。”
張無傷想了想:“匈奴人的人馬有多少?”
“十五萬,都是些精銳騎士!”
張無傷想了想:“這一戰下去之後,損失確實是非常的巨大。好!朕答應和九原大軍一同聯手,擊退匈奴。不過,朕有一個條件。”
“陛下請講。”邊說,王仁邊拉著張無傷往火爐旁邊靠近。隨即便拉了一個蘆葦鋪子示意張無傷坐下。
張無傷點了點頭
王仁說的不錯,當他說道郾城是九原郡的子城的時候,張無傷心裏麵就已經知道了為什麼這九原大軍會來攻打自己了。不過這對張無傷來說不算是什麼好消息,幫他人打仗倒還不至於多麼的賣力,但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打仗,卻是力量驚人。這不得不讓張無傷捏了一把冷汗。
張無傷也沒有拐彎抹角的說別的什麼,隻是說道:“除了兩軍交戰,咱們之間沒有別的處理方式了,當然歸還郾城除外。”
王仁想了想,道:“也不是完全沒有,隻是代價比較大。現在北邊的匈奴已經厲兵秣馬準備進攻我中原。自古以來,我九原郡一直都是抵抗擊退匈奴軍的第一道大卡,但現在我九原軍人數日漸變少,這次匈奴一戰孰勝孰敗本將軍也是極其擔心啊。”
張無傷突然眼前一亮:“將軍的意思是,想要朕派兵助你們:“擊退匈奴之後,朕要整個九原郡作為補償。”
王仁聽了之後,頓時麵露尷尬之色,心中也是極其的為難。張無傷心中清楚,現在九原郡就是自己麵前的一大塊肥肉,抓住了便就是前途無量,抓不住就隻能被悶死在宛城這個小地方。
張無傷看了看王仁這個表情,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朕不會讓你們九原大軍沒有家的。擊退匈奴之後,咱們直接給他一鍋端,之後朕就將匈奴所在的琅琊郡封賞給你們,如何?”
這一次回複的不是王仁,而是王仁先前口中說到的那個太常將軍:“說的輕鬆,琅琊郡我們九原大軍尚且拿他不下,難不成你能?”
張無傷微笑道:“說不定呢!倘若拿不下琅琊郡,那麼朕就將九原郡完璧歸趙。反正定然不會讓你們九原郡吃虧。還有,與其歸附在大祁麾下,倒不如來到我新朝,這樣朕給你們奉上也就好辦了許多。”
王仁想了想:“既然陛下如此誠意,那麼我等也就沒有什麼好說了。隻要能夠擊敗匈奴,我九原大軍也算是完成了我等的使命,死而無憾了。”說罷,王仁邊直接一隻腿跪到了地上:“末將王仁參見陛下,末將甲胄在身未能全禮,萬望陛下恕罪!”其餘的兩個將軍見到王仁跪下,便趕忙都跪了下來。
張無傷見狀,趕忙將三個人給扶了起來,道:“三位將軍切莫客氣,你們九原大軍先前怎麼來還怎麼來,不用受禮法的約束。咱們之間最多隻能算得上是合作關係,稱不上君臣關係。”
王仁頓時眼前一亮:“我王仁活了這麼大,第一次見到如此明事理的君主。看來天下一統有望了。”
事情談妥了之後,張無傷便在幕府裏麵和三個將軍小酌了一杯,商量了一下關於什麼時候如何攻打匈奴的事情。約莫黃昏時刻,張無傷方才離開了幕府,騎上小紅朝著郾城走去了。
按照四人討論出來的結果,九原大軍暫時按兵不動,讓匈奴人以為王仁仍然還在和自己戰鬥之中,而自己則派遣三萬兵士,於宛城待命。另外,張無傷特別的派出了一個情報營,專門負責打探消息。這個請報營,張無傷以前沒有用過,這一次算是實踐了。
回到了郾城之後,張無傷沒有先行回到城主府,而是來到了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