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觀天下
美歐盯上“最強大腦”計劃
從今年開始,各國科學家將試圖解開人類大腦運作的謎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去年4月份提出一項全稱為“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的科學項目,正在加速進行。這份計劃有短、中、長三期宏偉藍圖:繪製出人腦活動圖譜,了解人腦的運行機理,從而讀出人們的思維活動,檢測腦部疾病。在未來7~12年的長期計劃中,美國科學家主要了解每個腦細胞的類型和其內在聯係。雖然耗時10年、耗資逾30億美元,但奧巴馬認為“腦計劃”將為美國帶來豐厚的回報,“在人類基因圖譜的研究中,我們每投入1美元,都獲得了140美元的回報”。
並不隻有美國盯上了“大腦”,歐盟也宣布“人腦工程”為未來10年的“新興旗艦技術項目”。歐洲科學家分析,約1/3的歐洲人會患上老年癡呆症和帕金森綜合征等與腦有關的疾病,這項計劃能為目前束手無策的精神和腦科疾病帶來新療法。
同時,中國科學院2013年年底發布的《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麵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研究報告稱,腦科學是“最後的科學堡壘和終極前沿”。
最大垂直農場開門迎客
今年3月份,全球最大的垂直農場有望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史克蘭頓市開門迎客。該農場占地3.25公頃,有30層樓高,6層支架,總共可以栽種包括草莓、藍莓甚至小型香蕉在內的100多種、1700萬株的水果及蔬菜,每年可為5萬人提供足夠的食物和水。垂直農場動力能源取自太陽能、風力及不可食用的植物廢料,並用汙水來灌溉。
柔性晶體管新模型誕生
中國科學家近日研發出了有機薄膜晶體管穩定性模型。這一發明有望幫助開發生產隨時卷起來帶走的電視屏幕,貼在身上就能監測健康信息的創可貼等柔性電子技術產品。據預測,傳統的矽集成電路技術在未來10至15年可能走到盡頭,可彎曲、折疊甚至拉升的柔性電子將成為技術的主流。
霍金:黑洞不“黑”
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再次以其與黑洞有關的理論震驚物理學界。他在日前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承認,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如說是“灰洞”,物質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時間以後,又會被重新釋放到宇宙中。對於霍金的“灰洞”理論,一些科學家表示認可,但也有人持懷疑態度。
空姐用智空姐用智能眼鏡穀歌眼鏡能檢票
瑞典維京航空公司正在測試讓員工配戴穀歌眼鏡,配合特別應用程序(APP),以臉部識別功能分辨乘客。乘客無需開口,職員便會得知其姓名、飲食習慣、搭乘的航班資料等。職員能夠及時為乘客辦理登機手續,大大節省登機時間,提高服務質量。
德國老人圓“明星夢”
德國一養老院的老人們在專業造型師、攝影師團隊和相關組織的幫助下,過足明星癮。他們打扮成電影中的男女主人公,翻拍電影如《007係列》《泰坦尼克號》中的經典場景。據悉,這群老人中的最年長者年齡為98歲,但他們在拍攝過程中的表現毫不輸給專業模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