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曹操傲視三國群雄的秘密武器:
縱觀三國時局,可以說,在戰術層麵上,曹操並不比對手強大,也沒有占到很大的優勢。可是曹操有一個強大的智囊集團,進行戰略方麵的策劃,這點才是曹操傲視天下的絕對優勢。
開始的時候,曹操與呂布爭霸濮陽,相持不下。曹操雖然有眾多謀士和名將,可呂布也不遜色。謀略方麵,陳宮是三國的天才軍師,戰術高手。戰鬥力方麵,呂布武力天下第一,手下更有張遼、高順等等。
曹操雖然奇謀迭出,但一直沒占到便宜,反而是劉備乘機奪了徐州的控製權。想當年,曹操可就是為了報父仇,一意孤行攻打徐州,結果被呂布偷襲,差點全軍覆沒。好不容易才緩過起來,如今劉備坐得徐州,曹操很是生氣,想要攻打劉備。
這個時候,荀彧提出了中原爭霸的重要戰略,他指出“深根固本以製天下”,才能夠“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勸曹操不要急於攻打徐州,一則防止呂布偷襲,二則防止戰線過長。並且提出了解決糧食問題的對策,“東略陳地,使軍就食汝南、潁川”,當時黃巾黨多有金帛、糧食,“破而取其糧,以養三軍”更是一舉多得。
曹操聽從了這個建議。戰略實施後,雖然曹操在戰術上敗於陳宮、敗於賈詡,卻始終不能動搖根本。呂布、劉備原來都擁有自己的地盤和不弱於曹操的實力,可是當曹操全力經營自己領地、實行屯田製的時候,他們卻如夢遊一樣無所作為,最終敗於曹操之手。
取得中原腹地四州後,曹操就直接麵對北方豪強袁紹。袁紹自從破了公孫瓚後,實力大增,勢不可擋,不久打著奉詔的名義征討曹操。
曹操乘著袁紹遲疑用兵之機,快速襲擊了劉備,招降張繡,免除了後患。
官渡。前期曹操良將顏良、文醜雖被斬殺,但在官渡相持的時候,兵力仍相差很大,雖然事先作了很多的軍事準備,比如製造投石車、鞏固城防等。但也隻能勉強保住城池不失。這樣相持了兩個月,糧食供應不上來,部隊也疲憊不堪。曹操怕支撐不了,派人問荀彧對策。荀彧替曹操下了決心,並且以超凡的遠見指出“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
果然不出所料,形勢真的發生了變化,曹操也抓住了每一個稍縱即逝的戰機,贏得了官渡的勝利。
官渡之後,袁紹病死,袁尚繼位。袁氏實力猶存,曹操急攻不下。郭嘉指出“兄弟之間,權力相並,各自樹黨,急之則相救,緩之則相爭”,提出“舉兵南向荊州,征討劉表,以候袁氏兄弟之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而定也。”
於是曹操退兵,開始向荊州進兵。
袁譚、袁尚見曹操退兵,馬上開始了互相算計。袁譚鬥爭失敗,前來投降曹操。此時曹操軍麵臨先攻荊州還是取河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