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鄉探親(1 / 2)

吳綜回鄉探母的這一舉動,無疑觸動了單經的內心,自己雖然穿越到了東漢,占據了別人的身軀,可是自己連別人還有哪些親屬尚在都不知道,自己也從來都沒有想過。

雖然原來的單經與自己毫無半分關係,可自己畢竟是搶占了別人的軀體,既然這樣,別人的家屬就是自己的家屬,如今自己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十多天了,可這些自己都沒想過,這實在是讓他心靈感到無比的愧疚。

瞑目沉思,單經開始收索腦海深處的記憶。

一段清晰的記憶浮現腦海,單經,幽州樂浪郡人,幼年喪父,十歲時母親也離世而去,自己是被年邁的奶奶和唯一的姐姐照顧長大的。如今他離家已經很多年了,沒怎麼回去看望過兩人,以前的單經是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極少回去, 四年前每逢年過節時單經偶爾會回家看望一次,除那以後他已經四年沒有回去了,但平時每月單經都會給家裏寄錢回去。

記憶中姐姐單嬰比自己大兩歲,至今還沒有嫁人,年邁的奶奶也是八十有二,老人家年事已高,雙眼昏花,腿腳已然不麻利。

腦海中的記憶讓單經心下一陣心酸,眼角不經意間劃下兩滴淚珠,他緊了緊雙手,對著半空暗道:“我要替你盡孝,明日便回去看望我們的姐姐和奶奶。”

打定主意,單經推門而出,徑往公孫瓚的府衙而去。

自己要回鄉探母就得得到公孫瓚的批準,否則自己不能擅自離開,如若一聲不吭的離開,那樣是犯軍規的。

腳下疾行,不多時便到了公孫瓚的府內,單經將來意稟告公孫瓚,乞求公孫瓚予假數日。

公孫瓚被單經一片至孝之心所感,思量著反正近日也無甚大事,因而很是爽快的應允了,予單經假日十八天,並教單經回鄉時再招募數百軍士,以作本部軍卒。

見公孫瓚不僅很是爽快的同意了自己的請求,又叫自己回鄉募集子弟兵作為本部軍卒,單經心下自是大喜,叩身拜謝之後,迅速出了大門,徑直向著自己的住處準備去了。

回到自己的府內,單經命親衛喚諸將來見。

少傾,諸將皆至,見了單經齊齊參拜。

單經點點頭,教諸人四下而坐,隨即開口道:“今召諸位前來,是因為本將明日要歸鄉探母,這軍營中的大小事情今天本將就一一交代一下。”

“單司馬要回樂浪?”聽了單經所說,秦武抱拳問道。

單經點頭“嗯”了一聲,隨即又道:“考慮路途遙遠,本將明天一早就走,由史化、郭援、秦武三人隨我一起回去,其餘諸將留在漁陽,每日操練軍士不可懈怠。”

“大人幾時回來?”見單經決定了要回鄉探母,嚴綱起身問起了歸程。

“可能十五六日以後吧,因為公孫大人命吾回鄉時再募集一些軍卒作為本部人馬,所以回程現在還不是很清楚,隻能有個大概時間。”單經此刻到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天回來,自己回鄉探母後如果募集軍士順利回來就快,如果不順利那就說不準了。

“即如此,末將乞求與將軍共往,一來路上可護將軍安危,二來末將對於招募軍士頗有經驗,必能幫上將軍不少忙。”見單經歸期不確定,回鄉還要招募軍士,嚴綱主動請求同往,心下希望可以幫單經解決一些事情。

單經心下一思,這嚴綱所言不錯,他本來久居軍中,對於如何招募軍士他的確比自己在行,此次歸鄉如果有他在,興許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想到這裏,朝著嚴綱淡淡一笑,道:“好,嚴將軍忠心至誠,本將深感欣慰,著將軍明日同郭援、史化、秦武隨吾一同回鄉。”

說完,單經又朝留守漁陽的眭固、王門、卜己三人交代了一下,囑咐他們每日要嚴格操練軍士,三人應諾,拜稱:定不辱命!

一切交代好後,單經命眾人散了。郭援、史化、秦武與嚴綱自去收拾行李,準備明日啟程的東西而去。

……

次日,郭援、史化、秦武與嚴綱四人準備好馬匹行李,一齊在門外等候。單經喚婉兒、戀蝶兩人交代了一番,叮囑兩人要吃好睡好,關切的話語說了好大一堆。因為自己回鄉路途頗遠,歸期又隻有十八天,自然不能帶她倆同回,所以隻能安慰兩人在漁陽等候自己回來。

交代好一切,單經別了兩人,著一身藍色輕裝走出府門,騎上戰馬與嚴綱四人出城而去。

五人縱馬駛出漁陽,飛馳於平坦的大道上。

回家對單經來說有點忐忑不安,畢竟他不是真正的單經,而是靈魂附在了這個名叫單經的人身上。因而一路上單經沒有說太多話,或許尚自沉浸在隱隱的不安之中,在幾天後自己即將麵對那個把他撫養成人的老奶奶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該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