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單經率部回返到羌胡叛軍大營時,董卓與周慎兩人也同樣率部返回了此處。
張溫與袁滂此刻已然將羌胡餘賊清剿幹淨,幾萬軍眾與民兵已經在四下打掃戰場,收繳得勝戰利品。
此役,漢軍大獲全勝,斬敵數千、俘虜驢馬無數,其餘各種大小輜重更是不計其數。
對於如此大勝,張溫簡直欣喜若狂,他召集三軍大小將士就於羌胡叛軍大營中對著流星的方向跪天伏拜,以此感謝天神的恩賜。
今晚的流星實在是令張溫太過激動了,因為這顆流星,他才得以為替美陽城以及關中地區拔掉了羌胡這顆構成威脅的獠牙,建下大勝羌胡叛軍的大功。
此刻的他甚至希望以後自己能夠時常看到流星降世,最好是看到流星雨降世。
由此,他也萌生了自己以後要做天文掌管官的想法,隻是他不知道他的這個想法隻能是泡影,永遠無法實現,殊不知,日後董卓殺他,也是借的天象為引。
叩拜完天神,張溫誌滿意得的率部滿載而歸。
回到美陽城後,張溫一麵書寫得勝表告捷洛陽,一麵分派哨探四下尋覓北宮伯玉等逃徒的蹤跡。
數日之後,張溫所遣哨探紛紛回返,報說羌胡叛軍一直西退八百餘裏。
北宮伯玉領著一部分羌胡逃徒逃回了他們的根據地金城郡中,李文侯則逃到了金城郡的治所允吾縣一帶,而邊章與韓遂率大部逃至榆中地區。
張溫聞訊大喜,當即不做多想,立時調集三軍與民兵火速出兵,直撲金城一帶。他要借著大勝之勢,一鼓作氣,完殲所有羌胡叛軍。
勝利總是能夠給軍隊平添戰誌與鬥勢,近約六萬的軍民組合軍,鬥誌昂揚的跟隨著張溫浩浩蕩蕩的往金城地區卷殺而去。美陽城隻餘留袁滂率領五百傷殘部眾留守。
大軍一路如浪濤般洶湧疾進,不到十餘日,張溫便領著部眾殺到了金城地區。
金城一帶乃羌胡叛軍起義之根據地,故此在金城的轄區內羌胡叛軍的活動極為頻繁。張溫追殺到此處,原本那氣勢如虹的鬥誌不由稍稍有些恍惚了,他沒有料想到,追殺到此後,叛軍已然紛紛四散盤踞,熟悉地形的他們全都借助地利之勢,將各處險地死死拒守在手。
鑒於此,張溫隻得暫時擇地紮營,與諸將商議一番後,最終決定分兵六路分別應擊敵人。
由蕩寇將軍周慎作為主力部隊,率部眾三萬人馬,主攻榆中城中實力最為雄厚的邊章與韓遂二人。除此,張溫還派孫堅作為周慎的參謀,協同周慎作戰。
再由破虜將軍董卓率部眾一萬,擊討龜守於金城郡城中的北宮伯玉一眾叛軍。
而威烈將軍單經則領部眾五千,擊討據守於允吾縣中的李文侯一眾。
鮑鴻同樣獨領部眾五千擊討枝陽縣。
張溫亦統兵三千與另一路分別擊討其他地區。
分派完畢,各部人馬皆依令行動。
先說周慎一路人馬三萬,最先行軍到達榆中城一帶。
到達目的地的周慎雖是建功心切,但也沒有立即對榆中城發起攻擊,而是在離城四十餘裏的岩沙口安下營寨,準備將歇一晚,待天明之後再發兵榆中城,一舉剿滅邊章與韓遂等敗寇。
日沉西山,夜幕降臨,月亮浮空高掛,皎潔的月光照亮著大地。
時至二更,周慎大營中,戰意勃發的周慎此刻還沒有入睡,他正在月光的普照下擦磨著那杆替自己建下了數十次功績的長柄大刀。
森森的寒光爍爍閃耀,在月光的照射下,刀刃上散發出的輝寒更為瘮人。
看著手中被自己磨擦的霜寒銀亮的大刀,周慎心頭的戰意愈發的濃重起來,他雙目灼熱的掃視夜空,眸子裏期待著天色快些亮堂起來,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用手中的大刀,斬下邊章與韓遂的腦袋,為自己謀取功名了。
“周將軍,如今夜已深沉,不想您還有月下磨刀的興致。”
皎潔的月光下,作為周慎參謀的孫堅此刻也沒有入眠,他想到了一條破敵之計,故此特來見周慎。
看著孫堅徐步行來,周慎的麵龐露出興奮的笑意,鍾聲道:“破賊在即,本將心下實感振奮,故此難以入眠。”
孫堅點頭一笑,走近周慎身旁蹲下,溫聲道:“將軍乃沙場悍將,一身武藝冠絕三軍,末將素來以將軍為畢生之楷模,今能得與將軍並力討賊,心下甚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