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州人氏?高順?
轟~
隻刹那間,單經仿若遭到雷擊,立時怔楞住了,這漢子的名字太熟悉,太震撼。
對於“高順”兩個字,所有喜愛三國的人都不會陌生,從這個名字裏麵,相信所有人都會立馬聯想到呂布麾下的那位陷陣營的督率,中郎將高順。
高順可非一般人,據《英雄記》記載: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
不光是隻有《英雄記》如此記載,連《後漢書》也同樣記述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
兩本書雖然都對高順的記載篇幅不多,但短短的記載同樣令人無法小視他的統軍治兵才能。
而且高順不僅僅隻是統軍奇才,其武藝也是極其過人,在《三國誌通俗演繹》裏,他曾與曹魏名將夏侯惇交鬥四五十餘合。
回想著曆史,單經的心頭激動莫名,那不安分的小心髒澎湃如江濤,眼前的漢子,會是那位曆史上的高順嗎?
如果單從他的長相來看,難以辨認他是否就是曆史上的高順,但其神態與言行卻頗為符合‘有威嚴,少言辭’兩個特征。
“原來是正平兄,久仰大名!單某素喜結交英雄壯士,適才見正平兄武藝絕倫,心甚敬之,故此欲邀正平兄前往酒肆小敘,不知你意下如何?”單經心喜之餘,趕忙揖手一禮,進行更一步的證實。
“謝君好意,某從不飲酒。”高順言簡意賅,說話時麵色看不出丁點兒異動。
不飲酒,那必高順無疑了。
單經聞言狂喜,雖被拒絕,然自己卻更加證實了此人必是未來呂布麾下的中郎將高順。
人才在眼前,豈容放過。
單經眼中閃過精光,心下趕忙暗暗籌措一番如何將高順收攏麾下的說詞。
可還不待他將說詞思量好,一旁的緣城已然被高順所言給激惱了,虎軀一挺,瞪著高順便喝斥道:“你這漢子好不曉事!俺主公乃食祿二千石的廣陽郡守,朝廷親封的都亭侯,現在屈尊邀你共飲,你怎敢一言推卻?”
“什麼?您便是揚武將軍、都亭侯、廣陽郡守單經! ”高順徒然大驚,看向單經的眼神已然變得充滿震恐,很顯然,他聽說過單經的名號。
怔楞了片刻,高順這才回過神來,趕忙拜伏在地,歉聲道:“侯爺休怪,且恕高順眼拙,未能識出侯爺身份。”
始料不及!
這下輪到單經怔住了,一切發生的太快,他幾乎都來不及反應過來,高順便就這樣拜倒在了自己身前。
這突然的變動,真是令單經手足無措,當下也不由多想,趕忙上前將高順扶起:“正平快起,所謂不知者無罪!何況正平乃義勇之士,吾隻願與正平以兄弟相稱,安肯以官職相計較。”
“久聞將軍平易近人,待人如親,今日觀之果如其言也。”高順冷肅剛毅的麵色,終於浮現了一絲欣悅之色。
有門兒!單經捕捉到了高順的那一絲欣悅,同時也從他真切的言語中感受得到高順對自己頗有好感。
若如此,招攬便有希望了,單經心下竊喜,趕忙肅聲道:“正平過譽了!我單經起於邊末之地,本無甚真才實能,今既幸得為一郡之守,便立誓要保境衛民,但怎奈轄境之中內有強寇為患,外有異族為禍,故此願邀正平效力麾下,同保漢土,共佑漢民,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順聞言,微微一怔,旋即欣然拜倒,慨然道:“順久聞將軍大名,若得效力將軍麾下,平生之願也!”
單經聞言大喜,高順的話猶如股股熱浪衝擊於心,直令他興奮如狂,當即忙將高順攙起,笑道:“正平快起,正平請起,我能得正平相助,不枉此生矣!”
“主公,此地非促膝暢談之地,我等且尋一落腳之處,慢慢再暢談相敘。”趙雲見單經欣喜,自然也為單經高興。
“對對對。”單經興奮地點頭如搗蒜,“當尋一酒肆與正平促膝長談。”
“主公休怪,順此時還不能隨主公左右。”就在單經興奮如狂的當口,高順卻說出了一句掃興的言語。
“這……這是為何?”單經聞言,歡喜之潮立時退得無影。
高順抱拳一拜,沉聲道:“主公容稟,順此番乃特意歸家探望母親,所以暫時不能相隨主公左右,且待某將家母安置好後,那時必親到廣陽為主公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