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張子雲說進誅宦豎(1 / 2)

大將軍府。

“可惡!張讓等閹黨真是可恨至極!”

剛剛朝議回來的何進怒火衝天,在將府內一陣推桌砸凳,大罵連連,原本堆壘地好好的竹簡和擺放整齊的杯具等物,此時皆碎裂一地。

府內袁紹等文武亦皆憤憤不平,單經也在其中,對於何進等人的發怒,他也從曹操口中了解了緣由。

十常侍禍亂朝綱,仰仗天子寵幸,為惡跋扈已久,對於今日發生之事單經並不引以為奇,因此他並不想上前勸慰何進,隻任其隨意發泄胸中憤恨。反正他不開口,自有人上前勸諫。

何進惱恨了多時,終是袁紹最先挺身諫言:“大將軍休再氣惱,今十常侍等之可惡,已早超出人神共憤的境界,我等不可再縱其猖獗,當立殺之!”

“本初所言極是,這些閹黨毒害朝野,毀我大漢基業,實該千刀萬剮!”何進恨恨咬牙,瞪目欲裂的憤憤而言,可一想到十常侍有天子保護,其下黨羽爪牙又遍布宮中及朝野,他不由又長長歎息一番,頓了頓,又愁然歎道:“唉……可恨陛下寵幸這些閹黨,奉之為父母,朝廷之內,又多有其爪牙為輔,我等一時難以下手啊!若強行為之,又恐陛下降罪,如之奈何!”

眾人聽得此言皆連連稱是,一陣無可奈何的搖頭歎息,僅袁紹、曹操、單經三人神色自若,看不出任何表情。

府廳裏就這樣哀聲歎息的好一會兒,袁紹突然輕咳兩聲,並朝眾人中的一名儒生打扮的人暗暗使了個眼色。

那儒生會意,微整衣冠,當即立身而起。

單經自是看見了袁紹的舉動,至於那會意的儒生單經也認得,此人乃是何進親近門客,荊州南陽郡人,張津,張子雲。

在曆史上,此人正是促成何進和袁紹聯手討論謀殺宦官的關鍵人物。在十常侍亡後,他便被朝廷升任為交址刺史,後又擔任了交州牧。隻可惜最後,他與部下相處惡劣,被部將區景殺害。

眼見此人出馬,單經嘴角不由掛起一抹笑意,有他開口,離誅殺十常侍一事,自然是更近一步了。

“大將軍!”張津神色肅穆的行到府廳正中,抱拳沉聲一拜。

“子雲有何指教?”對於張津,何進素來很是尊重,眼下見他出列見禮,何進已經知道此人定有高見欲言。

張津神色莊肅的道:“指教二字實不敢當,今有一言欲獻將軍而已!”。

“且速言之!”何進神色迫切,急欲聽聞張津有何建議。

見何進願聽,張津當即佩佩而談道:\"今黃門、常侍秉權日久,永樂太後又與諸常侍專通財利,將軍掌天下兵權,一人之下萬上之人,正當奉天威之勢,行大義之舉,誅殺宦豎清正漢庭,為海內除去毒患,豈可因閹黨等受寵天子,而縱其妄為。將軍若殺盡此等鼠輩,必然受萬民感恩,天下慶賀,陛下縱然怪責,天下忠義之士又豈能答應?請將軍勿須再有遲疑,速下決斷才是!”

“好!”何進聞言立感振奮,當即奮然起身道:“子雲之言動人肺腑,吾掌天下之權,正當行此大舉!”

“我等願助大將軍一臂之力!”何進有了決斷,袁紹、單經、曹操等人也紛紛洪聲表態。

何進意氣風發,奮然喝叫:“元仲聽令!”

“末將在!”單經虎步行出,抱拳一拜。

何進鍾聲道:“令汝即刻出城,召集部下混入都城,其餘諸公多插耳目時時監視閹黨動向,隨時聽吾號令誅殺賊廝!”

“諾!”

……

與此同時,張讓府邸內,十常侍也在商論大事。

“近聞何進欲除我等,今又暗招州郡勇士暗伏京都,我等不可坐以待斃,當早思保命之略!”十常侍圍坐一團,張讓陰沉著的麵龐道。

十常侍麵麵相覷,低聲交耳幾句,趙忠道:“張公所言極是,那何進素來與我等不合,欲謀我等性命久矣。今陛下龍體日漸衰弱,我等之保障隻能仰仗於永樂太後了。”

“對對對!”十常侍郭勝接口,“我等現下當多送金銀之物以結好太後,如此,縱然陛下駕崩,我等性命亦可安然無虞。”

“除了結好太後,眼下還有一事急需處理。”十常侍中蹇碩突然開口,一雙寒目,深邃無光。

“何事?”眾常侍皆看他相問。

蹇碩伸長脖子,細聲道:“今有耳目回報,何進召集州郡勇士圖謀我等,有一人已率部抵達京都!”

張讓等俱是一驚,趙忠急問:“何人已到京都!”

蹇碩一字一句地道:“乃是威烈將軍、都亭侯、廣陽郡守單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