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實踐活動關鍵階段,需要黨員幹部時刻把焦裕祿精神銘記在心中,以“三股勁”來激勵、鞭策黨員幹部踐行“三嚴三實”,敬終如始、一鼓作氣、善作善成,將為民務實清廉融化為行動的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委和河南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彙報時強調,教育實踐活動一定要敬終如始、一鼓作氣、善作善成,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加強作風建設無盡期。解決作風方麵存在的問題,根本要靠堅持不懈抓常、抓細、抓長。習總書記稱讚蘭考縣把“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做焦裕祿式好幹部、做人民群眾貼心人”作為活動的實踐載體,在各自崗位上學習弘揚焦裕祿同誌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幹事業的那股拚勁,使焦裕祿精神在蘭考煥發了新的活力。
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幹事業的那股拚勁,這“三股勁”,是焦裕祿做人、為官、幹事風格的真實寫照,是焦裕祿精神的鮮明特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一脈相承。在全黨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就是要以“三股勁”檢驗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素質、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就是要堅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作為一項長期任務貫穿到作風建設這項永恒課題中去,繼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以焦裕祿同誌的“三股勁”來踐行“三嚴三實”。
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以河南蘭考縣為聯係點。今年3月,習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焦裕祿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這次,習總書記在聽取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彙報時強調,我當時聯係蘭考,一個重要考慮就是要倡導全黨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我們倡導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同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高度契合。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習總書記對焦裕祿精神的深情讚頌和深刻闡述,對於黨員幹部深刻理解焦裕祿精神的時代價值,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從而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曆史重任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啟迪。大力弘揚“三股勁”,是黨員幹部能否以焦裕祿為標杆,在各自崗位上踐行“三嚴三實”的集中檢驗。
習總書記關於“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是黨員幹部作風建設的基本準則,與焦裕祿精神的內涵高度統一。作為黨員幹部正心修身、幹事創業的規範,“嚴”和“實”是我們黨贏得人民擁戴的重要內因。隻有以“三嚴”祛歪風、以“三實”強正氣,才能打牢作風建設的根基。,既體現了“深學、細照、篤行”,也能學有標杆、行有標準,有利於把黨員幹部的精氣神鼓起來,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為全麵深化改革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對群眾的那股親勁,就是要做人民群眾貼心人。“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對父母養育之恩作了扣人心弦的表述。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根基深植於人民之中,人民群眾就是共產黨人的父母親人,是我們黨成長壯大的力量之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報效人民是天經地義。當年,麵對蘭考因災逃荒的鄉親們,焦裕祿對幹部說:“黨把這個縣三十六萬群眾交給我們,我們不能領導他們戰勝災荒,應該感到羞恥和痛心……”不能解民之難,就會羞恥痛心,因為他把人民當親人。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就是那股親勁最集中的體現。有沒有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是對黨員幹部群眾觀點、作風建設的最直觀的檢驗。踐行群眾路線,首先就要解決黨員幹部對待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習近平同誌曾經指出,領導幹部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責任就是向人民負責。所以,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對群眾用真心、動真情、辦實事,他們才能把我們也當作親人。相反,黨員幹部如果對群眾的冷暖悲歡不聞不問,甚至冷酷無情、欺上壓下,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受虛言、聽浮術、采華名、興偽事,隻唯上不唯實,這不僅嚴重背離“三嚴三實”,也必定為群眾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