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巧若拙(2 / 2)

於是,孫興老師的最純情一麵發揮出來了,他雖然知道這事古怪,但是考慮到學生們不會整蠱自己,便一同把蠟燭吹熄,然後切起了蛋糕。

蛋糕切過後,孫興說道:“好吧,誰能跟我說,這是怎麼回事?”

孔新安摸了摸他的酒渣鼻,輕咳一聲,然後上前隆重道:“經過我們這些天的努力,國術係終於有名有實了,現在學生共有200人,有5個班的人數。”

說罷,全場師生在劈裏啪啦的拍起了手掌,一個個對著孫興投去最真摯快樂的笑容。

孫興傻愣了,這事為何他不知道的?

而且,三天時間將20人拉扯成200人,這速度也太誇張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算群策群力,也就不過如此啊!

孫興是一個理智的人,他不會被喜悅衝昏頭腦,相反,他雖然心中有感動、心中有狂喜,但是腦筋還是在急速運轉。

當他把目光放在一臉微笑的馬乎禮身上時,他大概弄明白了。

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孫興還是很有禮貌的對著馬乎禮說道:“我不知道你用了什麼方法,但我知道這事是你做的,我代表學生們,謝謝你為國術做出的貢獻。”

孫興這話很得大體,既能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又能表明自己的立場。

是的,你為國術係東奔西走,耗盡精力,短短三天時間將國術係實質化,理應得到感謝與掌聲,但是,這不代表個人的立場。

孫興不是小肚雞腸的人,所謂一報還一報,隻要吃的虧拿回來了,並且讓對方也吃上一虧,這事也就翻篇了,他不愛吃虧,同樣也不愛占人家的便宜。

隻不過,他必須要立威,如果就這麼簡簡單單的放了他一馬,那麼那些明著來暗著來的敵手,又該如何應對?

明槍易擋,暗箭難防。

加上,孫興一直致力於弘揚國術,並不想搞陰謀詭計,不是他不擅長,是他不想,既然有了這麼一隻“雞”用,何不殺了給“猴子”們看呢?

這也是為什麼,孫興會在晚宴當天大發雷霆,絲毫不給麵子的原因之一。

馬乎禮是個老江湖、老人精,他能聽出孫興話裏話,也能從孫興的眼神中窺探一二,於是他打蛇隨棍上,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那天晚上,你說得對。”

孫興並未立即回話,而是仔細地盯著馬乎禮的眼神,以及麵部的一些小動作。

過了一會兒,孫興確認馬乎禮是發自真心說這番話的時候,他走上前,拍了拍後者的肩膀,說道:“謝了。”

這句謝謝,跟方才的謝謝又不一樣了,這次的謝謝代表是個人,也就是說孫興的潛台詞是:我原諒你了。

馬乎禮激動得老臉一陣發抖,連連說著自己不辛苦,極盡討好之力,不過這一次的討好,顯得真摯了許多,至少,不討人厭。

是的,馬乎禮是出自真心的,不過說不辛苦,倒是假的,沒有人知道,他為此付出了什麼汗水,也沒有人知道他給那些難纏的家長們許了什麼承諾或者開了什麼後門。

反正,這事隻有他自己知道,還有,睿智如孔明的連昌河。

當然了,馬乎禮除了要感謝孫興肯寬宏大量之外,還要感謝連昌河,要不是他下發權限,給他天大的膽子和手段,他也完成不了這種三天之內湊了200個學生的壯舉。

要知道,那些家長,哪個是省油的燈?

不過一切都值了,能夠得到這個年青人的原諒,不管是在以後的仕途上還是麵子上,都會明亮了許多。

不得不說,孫興的倔強精神,將馬乎禮這頭老狐狸給完全折服了,他當晚的話語以及氣魄,猶如一耳光一樣扇醒了馬乎禮。

就連孫興本人都不知道,他的那番話以及那種鐵骨錚錚的氣魄影響了多少人,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在泱泱華夏之中,有一句成語可以表達——大巧若拙。

正因為他的這種倔強,這種不妥協,反而將國術係成功的實質化,不僅如此,還得到了大夥的尊重,甚至,還得到了千金難買的……忠誠。

在大家把蛋糕消滅得快差不多的時候,馬乎禮開始展示出自己的忠誠。

他將孫興拉到一邊,饒有深意的說道:“孫老師,一切小心。”

孫興眉毛一挑,玩味道:“什麼意思?”

“武院水深,我也不能說得太明白,反正,你小心。”馬乎禮雖然說得不明不白,但以他這種性格來說,這已經算是挑明來說了。

意思就是說,背後還有一股力量在對孫興不利,但至於是誰,隻能靠他去參悟,馬乎禮無法說,或許是,他不敢說。

孫興也是個聰明人,拍了拍馬乎禮的肩膀,笑眯眯的說道:“那咱們就騎驢子看書。”

“啥?”

“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