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佳話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四川成都人,宇長卿,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以善於寫賦出名,他因為很佩服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就把名字改為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從小就很聰明,喜歡讀書、練字和擊劍,長大後成了個文武全才的人。
相如一身本事,可就是一個功名也沒有,家裏用錢給他捐了個官,在漢景帝身邊侍奉。但他並不喜歡這個官職。一次,梁王來朝見漢景帝,梁王手下有不少文人墨客,相如和他們很談得來,於是就向景帝推說有病,辭掉了官職,跟著梁王回去了。他與那些文人們朝夕相處,寫作水平飛速提高。
梁王去世以後,相如便回到家裏,這時他的家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他又沒有什麼謀生的技能。因為他與臨邛(qiónɡ)的縣令關係很好,便去投奔了他。
當地一個叫卓王孫的富戶,聽說縣令家來了客人,便大擺宴席邀請縣令與相如到他家做客,實際是為了巴結縣令。在縣令的一再要求下,他隻好去了。
酒喝到一半的時候,縣令說:“聽說相如很會彈琴,能不能彈上一曲助助興呢?”相如推辭不過,便動手彈起琴來。
這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剛剛死了丈夫成了寡婦,就搬回娘家來住。卓文君非常喜歡音樂,又聽說相如人才出眾。相如彈琴的時候,她便在外麵偷偷的看。卓文君一下子被相如的風采所迷住了,愛上了司馬相如,可心裏擔心相如看不起自己。
相如這時已經發現了卓文君在偷看自己,他也對文君產生了愛慕之心,便在琴聲中暗藏愛意,向文君表白自己的心意。酒宴之後,他又派人去找文君的侍女,讓她帶信給文君,更加直白的表示愛意。
卓文君知道後高興得羞紅了臉,她決定去找相如,並與相如私奔。夫妻倆回到成都相如的老家,隻見家裏什麼都沒有,隻有四麵牆,但二人決定用自己的雙手來創造一切。為了謀生,他們還開了一家酒店,卓文君賣酒,相如釀酒,他們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他們的愛情成為千古佳話。
相如通西夷
一次,漢武帝偶然讀到了相如的文章,非常喜歡,起先還以為是古人寫的,歎道:“可惜我不能和這位作者同一個時代,要是在一個時代能相見該多好呀!”有人說這就是當今司馬相如寫的,漢武帝非常驚喜,馬上召見了相如,相如從此成了漢武帝的文學傳臣,他的作品很受漢武帝的賞識。
過了幾年,漢武帝命人修通道路,開發西部。他派相如作為皇帝使者前往西蜀,安撫西部的少數民族。
相如到了西蜀,當地的官員們都來到郊外迎接他,縣令爭著為他開道。四川當地的人都以和相如是同鄉而驕傲,臨鄧的富戶爭先恐後地請他吃飯來討好他。勢利的卓王孫先前曾因為文君和相如私奔而大怒,發誓絕不給文君一個錢,現在卻拍馬屁說:“早就看出司馬相如是個大人物!”
司馬相如以寫賦而揚名於當世。他的賦如《上林賦》等,大都描寫帝王苑圍之盛,田獵之樂,極盡鋪張之能事,富於文采。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大膽衝破封建包辦婚姻的藩籬、自由戀愛的傳奇愛情故事,一直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