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數學邏輯學這個神秘領域內的一個問題時,他想像出了一台能夠模仿人類思考的機器。聽起來很耳熟是嗎?
如果阿蘭·特雲所做的一切否定了數學邏輯學這個神秘王國裏的一個難題,那麼則沒有任何非專家人物有理由記住他。但是他用以證明“一個封閉邏輯係統中的一條定理在那個係統中不能得到證明”的方法,卻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了證明他的這一看法,這位劍橋大學的古怪的講師構想出了一台會想象的計算機--它是一台狀似打印機的奇異裝置,能夠進行瀏覽或閱讀,通過在一條無限長的磁帶上進行編碼接受控製。當掃描器從磁帶上的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對程序命令作出回答並且糾正機器的反應,那麼輸出的這樣一個程序就可以模仿人進行邏輯思考了。
這一思想實驗的裝置很快獲得了一個名字:特雲機。通過在磁帶上的指令控製機器的行為(改變指令),一個人便能夠利用一台機器去實現所有同樣機器的功能了。也就是說,通過掃描磁帶,一台同樣的機器能夠計算數學或者下棋,甚至會做到與此屬性相類似的其他任何事情。因此,他的裝置又獲得了一個新的甚至更高貴的名字:通用特雲機。
這個概念--硬盤是一個基本裝置,機器將通過遵照硬盤上、的指令執行大量複雜任務--聽,起來很耳熟是嗎?但是在1937年時它卻是陌生的。那一年,特雲在《倫敦數學團體記事錄》中發表了自己的啟發性論文《關於可估算數字》。特雲的思想被少部分讀者看成是一種推理遊戲,甚至是尋求刺激。但是沒有人認識到特雲的機器為電子計算機勾畫了藍圖。
一時間有那麼多觀點和技術聚集到創造現代計算機的問題上來,以至於人們認為同意某人去發明計算機是種有勇無謀的做法。但是事實卻是,現在所有敲打鍵盤、打開空白表格程序或字符程序的人都在操作著一個特雲機的延伸。
特雲1937年的論文改變了他的生命方向。他成了一個不願被人看見且易受攻擊的人物。最終他以悲慘的結局結束了生命。
1912年阿蘭·馬斯遜·特雲生於倫敦,他是父母的二兒子。他的父親是英國駐印度政府的文職官員,由於他母親認為那裏不適合兒子成長,所以約翰和阿蘭·特雲兩兄弟在英格蘭的老家度過了他們的童年,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與父母分離的。阿蘭在這一時期的孤獨激起了他對人類思維方式進行研究的興趣,當已有的世界表現出索然無味或令人不滿時,它如何創造一個新世界呢?
13歲時,他在多塞特郡的色勃恩學校讀書期間顯示了數學天才。特雲在色勃恩讀書時意識到他具有同性戀傾向,他愛上了學校中的另一個男孩,但那個男孩因患結核病而突然死去了。朋友的喪失使他放棄了宗教信仰,他成了一個無神論者,他相信所有的自然現象都可以用唯物論來解釋。機器沒有靈魂,並且沒有思想。但是那麼人是怎樣思考,感受又是怎樣產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