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開家快餐聯鎖
還是在飯桌上。
“叔叔、嬸嬸,你們介意多賺點錢嗎?”陳谘美滋滋的扒口飯再加點菜,冷不丁的說道。
丁玨順手給挑食的小蘿莉夾了點青菜,嚴厲的瞪了眼不滿的嘟起小嘴巴的熊孩子,順嘴接道:“看你這孩子,哪有嫌錢多的,隻要來的光明正大,有啥能夠介意的。”
丁玨的娘家在市裏那邊頗有勢力,哥哥、弟弟、姐姐要不就是政府領導,要不就是大型國企的領導,反而是丁玨顯得最不起眼,女人有時候總比男人容易攀比,即使丁玨後來成為頗有成就的領導。
張師古雖然沒有作聲,但是也沒有反對,事實上這兩口子算是這個時代的精英階層,張師古是老三屆的大學生,這個群體最能夠體驗那三大鐵的關係,同過窗、扛過槍、嫖過女昌,他們那時候就建立了紙質的同學錄,還專門有人不定期的維護,所以他們有自己的順暢的內部信息通道。
這些人又都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各行各業的精英都是他們充當,所以張師古遠比一般人知道現在社會在發生什麼,特別是前一個月國家十四大的召開,做出的重大決定,在他們同學圈子裏引起軒然大波,很多性子急的,又在本來單位呆的不開心的,響應會議‘全麵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決議,直接下海了。
92年的年底開始,華國轟轟烈烈的開始了下海大潮和打工大潮,陳谘自己就有體會。
92年之前,村裏南下羊城和深城的都是頗為冒險的大膽之人,人數很少,一個村也就頂多寥寥幾個,陳爸就89年去過羊城,弄了點資金才有資本開木材廠。
93年開始後,村子裏基本上95%的人家都有人外出打工,當時老家叫搞副業。
有些人幹脆一家全都南下,農田全都包給別人耕種,拋荒的也不在少數,才有後來嚴禁拋荒令。
陳爸就是明年初,都關了木材廠,再次去羊城搞副業了一次,所以陳谘對這些有切身的體會。
張師古90年就開著個家電維修店,當了兼職下海的先鋒,當時還在學校裏鬧得紛紛揚揚,但是這會兒高中老師是本科生的還真不多,丁玨也是大專生,兩個都是學校科班出身的骨幹教師,這事情也就在閑言閑語中過來了。
但是,這兩年國家形式是烈火烹油,形勢變化讓人目不暇接,以前碎嘴的老師們,一個個都搞起了改善生活的各種渠道,有些反過來反而感謝張師古給大家帶了路,打開了思想。
“你有啥想法?”張師古端著飯碗,停了下來,頗有興趣的看著侄兒道。
自從修好了遊戲機,又通過修遊戲機過程中的接觸,現在張師古完全肯定,陳谘確實是在事故中受到了不可逆轉的衝擊。
但是這個衝擊目前看來是向非常良好的方向發展的,看看這侄兒的架勢,和成年人的思維和沉穩都差不離了,要不是時不時的冒出這個年紀該有的跳脫,都讓張師古有和同齡人交往的感覺,所以他沒有輕視和忽略陳谘的想法。
“我是有個想法,不過還是要找你給我參謀參謀……”陳谘看到張師古開始注意力專注的看著自己,稍稍頓了頓,組織一下語言,繼續說道:“你覺得你們學校的同學們喜歡食堂的飯菜嗎?”
“你想開餐館?”張師古有點失望,轉而心裏鬆了口氣,還好不是啥高科技的行當,否則自己是不是又要調高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呢?
丁玨卻道:“餐館有啥好開的,有好幾個老師都開了呢?累死累活的,賺的錢也不多,太糟心了。”
陳谘並沒有反對丁玨的話,現在92年沒誰能夠把一個小餐館玩出花兒來,可是陳谘在前世或者是現實中的未來,見到了太多的餐飲業新玩法了。
對於這個資金流最快的行業,陳谘不想放棄了,實在是現在需要一個累積原始資金的路子和渠道,除了餐飲,沒有比這成本更低和資金流轉更快的了。
“我要開的嚴格來說和餐館還是有區別的,叔叔和嬸嬸都是關注國家大事消息靈通的人,你們聽說過‘肯德基’嗎?”陳谘覺得美國傳入國內的肯德基比較能夠解釋中餐連鎖的模式,而且肯德基87年進入中國,確實經過了一番宣傳,很多人都知道。
張師古和丁玨詫異的對望一眼,“你想搞連鎖,中餐館怎麼搞連鎖呢?沒法提供那麼樣的產品啊?”張師古真心好奇的道。
連鎖中餐的難點在於標準化和半自助化,當然還有連鎖的管理方式方法,陳谘猜測張師古的‘那麼樣’應該就是標準化的意思,這個詞語現在還沒有在管理界爛大街的流行起來。
”您說的是標準化吧!我肯定有解決方案的,隻看你們想不想試試,投資也不大,但是肯定比普通的小餐館大很多,我估計大概要個八千、萬把塊左右吧!“陳谘有點熱切的看著兩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