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郭伯明帶著陳俊才,把相關的人都介紹了一遍,順便請大家一起吃了一頓,事情大體安排就差不多了。
再過一天,做第一家快餐的房子已經簽字租好,房子還是一中的門麵,確是一中臨街的一麵建了一排門麵,後麵是操場。
大概有個300多平方左右,不過是分兩層的。
陳谘找高中的幾個藝術成績不錯的學長,把自己需要的裝修圖畫出來,找縣城最好的裝修包工頭,落地成為裝修實際的項目計劃,妥協了成本和找不著的材料,最後裝修的成本還是上了六千。
這算是包工頭這些年接到的最大的個人單子了。
再加上定製的不鏽鋼鍋碗,各種櫃台,桌椅,等等,預算的成本已經到了九千多,這個錢花的陳俊才一臉冷汗,這可憐的娃可還從來沒有見過花錢如流水是個啥概念。
裝修的第三天,武裝部提供的六個退伍軍人,都來報到了,武裝部的部長王上校親自帶著人來的。
對這樣一家聽說是學自外國的快餐廳好奇是一方麵,別人找過來幫忙解決退伍軍人的就業,這是一個人情,同樣也開拓了退伍軍人就業的新思維,所以他是無比希望這家投資一萬多塊的大投入餐廳能夠成功。
現在這是時候軍人退役後是把檔案交給民政局,就和部隊不搭幹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退伍軍人沒辦法的情況下找上當地的武裝部尋求幫助。
六個人年紀分布在25歲到35歲之間,家裏都是比較困難,是從求助到了武裝部的人中選出來的,武裝部事實上也沒啥好辦法,他們也沒法安置人,以往隻能給需要保安的單位推銷。
好不容易來個主動要人的民辦單位,武裝部自然是非常重視的。
武裝部長上次郭伯明就帶著陳俊才認識了,這會兩個人熟稔的招呼。
陳俊才顯得有點青澀,但在這時代,大家都還比較淳樸,沒有太多的虛套。
“俊才兄弟,我看你們這裝修挺快的,打算什麼時候開業,廚師找好了嗎?”武裝部長是軍人,說起話來很直接。
“哦!打算七天後開業吧!主要是刷的這個漆味道有點大,得等到氣味淡了才行,廚師還在找,您這麼問是有推薦的?”陳俊才也是心思敏捷的人,聞言聽出了言下之意。
“是有,我們部隊不是現在在給退役軍人培訓就業技能嗎?炊事班的士兵很擅長大鍋菜的,有的還考了廚師證的,要不我給你推薦幾個?“武裝部長期待的道。
“好啊!但是你可要給我推薦可靠的,而且技術要過關,我們的店子你也知道,是省城的宋到同誌投資的,未來打算開成連鎖店,那需要的人員可多了……”陳俊才說話也帶著言下之意,意思就是說你別砸了招牌。
王上校聽說真要開成連鎖店,頓時眼睛一亮,那得需要多少人幫工?這都是資源呢?當即擲地有聲的道:“你放心,我推薦給你的人,我給你擔保,出了問題你找我王誌東,包括他們幾人都是。”
這話說出來,聽的讓人特別舒服,誰說軍人不會變通,這王上校就是一個很會談事情的人。
六個退役的軍人都是閑不住的,才來了就知道以後這是自己維生的地方,一個個幫裝修的人幹活。
陳谘中午下課過來,聽說武裝部長王上校要給推薦廚師,這真是正中下懷,本來陳谘也是這麼打算的。
看了看裝修計劃如期執行,就把六個人和陳俊才召集起來,按計劃開始培訓。
快餐店的流程可和一般的小餐館不一樣,真正的標準化作業是有很多的操作規程和科學方法的,陳谘的打算是要做大,要做大自然需要有完善的製度,以及保證製度能夠長期執行下去的能力和保障。
當然陳俊才還不時需要去聯絡外協工作,譬如和周邊的農戶簽訂合同買菜,找尋品質穩定的各種原料。
第五天,王上校推薦的兩個廚師到位,兩位剛剛退役的炊事班軍人,一位考取了中級廚師證28歲,一位是初級廚師證25歲。
陳谘才不管為何中級的廚師會過來自己這個給剛開業的小店,但是他知道要留住人才,聽說這位匡革新還是一位班長,當即任命他為一號店的店長,除了薪水比照陳俊才,還有店裏的年終分紅。
陳俊才的未來是陳谘培養的區域管理綜合性人才,和匡革新這樣的專業店長不是一種性質的,他更偏向內外協調,而匡革新是主要管理一家店單店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