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艱難談判(一)
陳谘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感覺很是疲憊,但是看到早上金黃的太陽灑滿庭院,讓整個身心都感覺溫暖起來。
對於海可姆公司,他是誌在必得,不僅僅是技術,還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機械公司的管理方法。
同樣,還是未來機械集團發展的第一塊基石。
所以昨晚患得患失的想的太多。
還好晚上沒有更多的壞消息。
住友銀行大阪分行和海可姆公司的約定在昨天晚上12點正式到期,今天就可以按協議上的條件轉讓股份。
但是這份轉讓協議,事實上隻是一種轉讓的權利,實際的執行必須股份的所有人簽字才能生效。
陳谘、段源、盧卡施耐德三人換上商務裝,會和了山下玉石,乘坐一輛豐田皇冠,出發往住友銀行大阪分行。(在日本豐田皇冠和奔馳的s係列是一樣地位的)
三方將在這裏舉行第一次正式的談判。
昨天盧卡帶回來的消息,讓四人都知道今天的談判不會太容易。
因為事情出乎意料的麻煩,讓最後不方便出麵的陳谘都不得不給自己掛上特別助理的名號出席。
以便現場做出某些關鍵決定。
事實上收購日本企業,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後來即使是已經發展強大的華國企業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但是往往很多公司在日本折戟沉沙。
最大的根由是和日本企業的獨特迥異的雇傭製度和企業文化有關。
特別是這邊的很多生產型、加工型企業,他們的員工從來就是終生製的。
所以世界商業界流行的商業規則,比喻並購後的員工轉、並、下崗,在日本很多是行不通的。
不僅僅日本政府沒法支持,就是被並購方也沒法支持。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的工匠精神,這一條往往讓華國利益至上的企業主們铩羽而歸,被對方認為急功近利。
這些東西在未來都不是啥秘密,但是這樣的文化差異偏偏沒法解決。
但是這些問題在陳谘目前收購海可姆來說是不存在的。
大阪住友銀行的三巨頭在大門口接到陳谘等四人。
後麵還有四個麵目憔悴,眼圈發黑,眼珠布滿血絲,看起來就疲勞過度的人,顯然就是海可姆的四位主要創始人。
日本人的商務洽談相對來說是比較死板和嚴肅的,所以陳谘出現在這樣的正式的商務場合,反而會比國內更加的自在,因為隻要你出現在這裏,日本人就當你是正式的商務人士,不管你是啥怪模樣還是啥年紀。
相互交換完名片,分開三方坐下。
住友大阪分行行長河邊醇一作為地主和今天事件的關鍵一方首先發言:“諸君,今天我們主要是因為海可姆機械機電裝備株式會社股份轉讓一事,進行這次談判。”
河邊醇一看了眼雙方,打開一份已經蓋章的打印文件宣讀。
“至海可姆機械機電裝備株式會社控股股東柯梓投資會社:……”
“……貴司曾兩次以海可姆會社的股份抵押貸款8000萬美元,但是從1993年1月起已經拖延至今無力償還貸款利息,到昨天起已經逾期整整2個月零七天,符合住友銀行可以主張轉讓貴司抵押會社股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