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管理專家(1 / 2)

第二百四十章管理專家

可惜陳谘並沒有時間等三天,第二天就不得不往回趕。

昨晚國家項目管理協會的副會長來電,兩個標準理論的初稿已經完成,請陳谘趕快回去帶領專家團做最後的初步審定。

這可是陳谘立起自己flag的關鍵,特別是這次這幾個二代給陳谘的教訓,讓他覺得對比這些人來說真的缺少根基。

讓那些每個覺得自己是個人物的人都想踩踩他,所以這管理專家的名號,現在是他建立自己影響力的基礎。

雖然這種影響力可能沒有像政治上的立竿見影,但是在管理界和知識界建立起的社交網絡,以及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帶來的長遠的影響力,不一定會比政治上帶來的影響力差。

特別是陳谘注定不能夠走入政壇的情況下,算是一種最好最優的和政治相銜接的資源和途徑,也是最佳擴散自己影響力的機會。

這年代是專家最好的年代,因為現在專家少,而且很多人確實都有真才實學,不是後來磚家滿地走的年代。

所以拿到了這個專家的稱號,至少給陳谘披上了一層合金盔甲,可能算不上刀槍不入,但是讓所有的對他有惡意的人多層顧忌,那缺是可以肯定的。

同時和一些巨頭溝通起來的時候才有真正的底氣。

……

“遲老,李老、林老、梁老,王老歡迎您幾位來給項目管理PMBOK和CMMI標準做最終審稿,這是兩個理論的榮幸,也是我陳谘的榮幸……”

陳谘恭敬的分別和五位泰鬥握手,保持了自己最大的謙恭心態和禮儀。

“誒!小陳專家客氣了,能夠參與這兩大管理之大成者的審定,應該是我們的榮幸,請你不鄙夷我們五位老朽冒昧沾光才好!”

“在我看來,小陳專家為管理界所做的貢獻,不下於世界上任何一位偉大的管理學家,曆史將會銘記今天的這一刻。”

“這兩套專著,必將流芳百世,我們都將因你和專著的出現而受益,所以我要感謝你,感謝你的對管理界的貢獻和帶給我們揚名的機會。

精神矍鑠的梁老,微笑坦誠而嚴肅的道,他是國內唯一裴聲海外的建築專家,也是項目管理界真正的實踐專家和大拿。

李老和林老,分別來自農業界和工業界,遲老來自尖端高科技,梁老來自建築和設計工程界,加上王老是科學院院士,四位工程院院士和科學院院士的地位和影響力,立馬把這兩個標準的初稿審定會頂上了國內頂級的榮譽。(這會兒還是叫學部委員,94年才改稱為院士,便於理解提前啟用)

這讓所有參與討論和有貢獻的人士和撰稿修改的人都深有榮焉,和院士一起並列署名的機會有幾個人一輩子有這個機會。

陳谘作為兩大理論的奠基人,當仁不讓的作為項目的主持者,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預計的最後審稿時間為三天,項目管理是陳谘、梁老、遲老、李老主審,還有三個國家項目管理協會的懂歐洲IPMP的資深專家作為輔審。

CMMI是陳谘、遲老、林老、王老主審,再加上共六位來自各個行業的資深係統工程管理專家作為輔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