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趁火打劫的歐共體(1 / 2)

第二百六十二章趁火打劫的歐共體

至此,華爾街未來得及撤出證券和期貨市場的資金陷入全麵虧損,預示著這次資本戰的第一回合,日本獲得初步的勝利。

同時在外彙市場的這三天日元同樣高歌猛進,同步日經指數,第一天從109元上漲到110元,第二天再從110日元上漲到111日元。

最後這天幹脆來個大逆轉,卻原來是華爾街資本從證券市場撤退和期貨市場撤退後,這麼一初步盤點,發現從4月中以來辛苦布局的金融戰,基本上盈利寥寥,於是惡向膽邊生,打算給日本在外彙市場來個狠的。

於是利用撤出的資金給日元的外彙市場來了個突然襲擊,日元一度被從111元打擊到下跌至109.10左右。

日本怎麼會讓這次來之不易的勝利這麼遺憾的收場,這會兒也同樣把這邊撤出的部分資金重新投入了外彙市場。

兩方在外彙市場直接進行最激烈的貨幣資本大戰。

從日元/美元的現貨到期貨,再到期權,日元和美元的各種賣單買單,讓東京和新加坡外彙市場的交易大廳幾乎陷入混亂。

最後歐共體和神秘資金出手,一舉將日元從109.10元直接拉伸至112.50元,導致華爾街部分低保證金高杠杆的賬戶全麵爆倉,損失慘重。

給這次資本戰第一回合畫上了圓滿句號。

不過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就結束了。

這第一回合從3月初到4月底,華爾街4月中旬之前的布局總體獲利不菲,但是在4月中旬的開戰後,美國在本土的國債市場,吐出了巨額利潤。

整體來說有虧有賺,基本持平,隻是虧損和盈利的機構卻各自換手不同,互坑模式更是不少見。

讓後來這些機構中很多成了生死大敵,這且不說。

而日本卻在美國的國債市場獲利頗豐,但是這些利潤多是以低價位入市的國債存在,目前正在反彈的國債還未恢複原來的價格,沒法直接兌現成為現金。

日本方同樣在前期是賺錢的,但是在日本和新加坡市場卻同樣並沒有得到勝利一樣的獲取巨額利潤,反而同樣是虧損的。

這就是資本戰不同於係統風險金融危機能順勢而為的獲取巨額利潤的差別。

資本戰多是需要巨額資金人為打壓相關市場,市場是做出來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沒有勝利者。

當然勝利者的利益來自於戰後的長期綜合利益。

資本戰中獲利的往往是那些撿便宜的,而又有能力撿便宜的醬油黨和投機基金。

現在日本和華爾街的兩方資金多是被相互鎖定在高位或者低位的證券和國債、或者期貨合約中,現金流大幅度縮水。

而情勢卻並沒有給雙方喘氣的機會。

就在第一回合硝煙還沒落地的時候。

本輪三強一直趁火打劫保留實力的歐共體,終於露出了猙獰的獠牙。

其在五月初趁著日本美國剛剛結束這輪,還沒法把資金兌現出市場,正都缺少現金流的時候,幾個主要國家,特別是英國和德國悍然再次宣布,再次減持美元國債800億美元。

同時,其中對日本意見最大的德國和法國,又宣布日本的汽車產業和鋼鐵、半導體,電子元器件行業對歐共體有不正當競爭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