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各取所需
至此,雙方可以說是各取所需,未來汽車獲取了v8延伸至v6的氣冷發動機技術,一款頂級豪華車的底盤和手動變速箱技術,以及附加的其它全套技術。
而太拖拉不但解決了生產線問題,甚至改款車型的研發資金都不用出了,就是需要給別人培訓一支研發團隊。
自然陳谘也沒有這麼傻,早就知道了太拖拉目前的研發團隊已經被捷豹挖過來的Tim Bishop團隊培訓出來了,Tim Bishop本人是太拖拉乘用車目前研發的總工程師,可以說是傳承了捷豹研發團隊的傳承和技術。
畢竟一隻團隊通過四年的直接言傳身教,怎麼樣都算是是一隻穩定完善的團隊了,再以此團隊來帶一隻更大的團隊,會比以前更加的輕鬆。
而事實上這才是陳谘和姚、夏三人最想要的,他們都是專家級別的工程師和專家不說,但是也都隻帶過自己專項的小團隊,怎麼樣一步步的全麵研發一款車型卻也還沒有那個經驗。
特別是目前他們這個團隊的人雖然是朋友,但是卻來自於不同的汽車公司,沒有一種統一的研發傳承來支撐團隊從上到下的精神和合作,說到底隻能說是一個初步組成的隊伍,還稱不上團隊。
相當於陳谘打算借Tim Bishop這個頂級的汽車研發專家團,來給自己培訓完善一隻科研團隊。
捷豹的深處英國,他的科研水平絕對能夠算這個星球上汽車公司裏麵的一流,和寶馬、奔馳、豐田等都是同處一個層級,而被捷豹核心團隊培訓的太拖拉,單就研發體係來說,不說十成,七八成的水平還是有的,這是陳谘願意花這300萬美元的絕對原因。
協議一達成,太拖拉就急不可耐的催促大家趕快實施,陳谘也不小氣,第一筆300萬美金的資金馬上打入了太拖拉的賬戶。
讓太拖拉對陳谘他們好感頓生。
陳谘也是希望越快越好,購買的馬自達生產線,目前正在拆卸,預計在國內安裝調試好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這生產線的建設可以精益求精一些,因為建好了也沒有合適的產品生產。
奧拓那邊的小型車生產線,段源又幫忙在日本找到了小排量發動機的生產線,所以奧拓的全線生產線江南機器廠那邊已經補充齊全了。
所以江南廠這邊肯定是主產奧拓微型型車的,未來可能會生產小型車,這就要看4缸發動機的研發情況了。
這麼一來,馬自達的這條世界主流技術的生產線,目前的放置地點就成了問題。
經過商議,陳谘打算在海城周邊找地兒再投資一家汽車製造廠,生產從太拖拉收購的T613豪華和高級車。
初步的在捷克這裏做了計劃後,陳谘和龔褒霖打算出發往意大利藍旗亞,看看能不能購買到它的四缸發動機技術和地盤以及四驅車技術。
當然目前他們得趕往布拉格,把東捷集團的事情理清楚。
門采夫目前事務繁多,啟源東北歐公司在廣大的原來華約體係國家內多有管理谘詢業務開展,卻是目前這些國家都在改革,企業很需要各種管理方麵的支援或者設備方麵的需求,所以事實上東北歐的啟源分公司,現在業務最好,而且擴張迅速。